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居委会年轻人为社区管理注入新活力
~~~居委会年轻人为社区管理注入新活力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风华正茂”遇到“婆婆妈妈”
居委会年轻人为社区管理注入新活力
袁玮
上海市社区工作者
  本报记者 袁玮

  年轻人当“小巷总理”,在过去,发生概率极低,可是,这份很多人眼中“婆婆妈妈、吃力不讨好、收入还不高”的居委会工作,如今却来了不少年轻人。

  据统计,目前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平均年龄38周岁,35周岁以下的占42.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5.6%,党员比例为30.8%,持证率为14.5%。他们用青春和智慧改变着小区的面貌,曾经给人“老气横秋”感觉的居委会开始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居委会  “青年汇”

  居委会成了“青年汇”,这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要求的善果,也是鼓励年轻人参加基层社区工作的表现,政策好,有舞台,年轻人愿意来的自然就多起来。

  在今年虹口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一批年轻社工工作出色,得到群众认可,被选举为新一届的小巷总理,进一步优化了居委会队伍年龄结构,知识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本届居委会干部队伍中,80后居委会干部占比达到40.5%,更产生了52名90后的居委会干部,其中有4名90后居委会主任,仅凉城新村街道此次就有9名“90后”年轻的社工被选为居委会工作人员,改变了居委会是“中老年协会”的固有印象。

  进得了  留得住

  据了解,2015年虹口区建立了社区工作者专业化体系,推动基层队伍“进得了、留得住、有发展、干得好”,为基层队伍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每年两次公开招聘,一大批年轻人进入社区队伍,缓解了居委会干部青黄不接现状,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2016年,针对居委会队伍年轻化后服务能力跟不上的情况,虹口区创新“全岗通”工作机制,打破居委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条为界的工作格局,推动居委干部做到“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一人在岗、事项通办”,着力提升全方位服务群众综合能力,让社区干部打破条线壁垒,有了更大更公平的才华展示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在较短时间内具备了服务群众、社区治理的必备素质,每个居委会都有了2-3名储备人才。这些年轻人也得以迅速成长,逐渐挑起了居委会的工作担子。

  新思路  有温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社区的议题越来越复杂、专业化,如物业、宠物、绿化管理等,要求居委干部用知识技能、专业化的方式处理,充实到居委工作一线的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独到的优势,用社工原理治理社区,解决公共议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建军表示,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年轻人擅长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社区智能化管理,重塑居民与居民、居委会与居民新型的交往方式和结构,通过新的平台形式收集居民关心的议题,良性参与社区管理。

  刘建军认为,社区土壤是非科层化空间,引领社区更多的应该是使用人格权威而非制度权威。基层居委会是培养未来领导者的土壤,年轻人可以有很好的锻炼成长空间。当然,年轻人不能因过度依赖智能化而降低社区情感的温度,老一辈居委干部传统的串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情感沟通、管理方法不能丢,年轻人要将新的思维、视角及人际交往方式来“嫁接”传统工作方法,转化为更符合新时代又不失温情的精细化社区治理方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当“风华正茂”遇到“婆婆妈妈”
上海最年轻“小巷总理”,是他!
新民晚报要闻A04当“风华正茂”遇到“婆婆妈妈” 2018-08-02 2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