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一把手”
人们的印象中,居委会工作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打交道是中老年人,居委会干部自然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虽然近年来,一批年轻的社工、居委干部充实到居委会工作一线,但真正挑起“一把手”重任的并不多,“90后”男性担任居委会“一把手”的更是凤毛麟角。“暖男”王征宇怎么会脱颖而出的呢?
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王征宇,大二暑期实践的时候到文苑二居委实习。就是这次实习颠覆了他对居委工作的认知,也改变了他职业生涯的轨迹。“我本以为居委工作很清闲,只是喝茶看报处理一些居民家长里短的事务,但当我真正接触到这份职业之后,除了居民纠纷调解之外,各类条线工作专业而又繁杂,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正是如此,王征宇对居委工作越发感兴趣。“我想以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个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为基层民主建设出一份力。”
文苑二居民区陈雪娟书记说,王征宇刚来实习时对居委工作摸不着头脑,但他好学、好问,她当时就对这个大男孩起了爱才之心。
2014年,凉城新村街道招募社工,陈雪娟第一时间问他:“小王,你年轻有活力,要不要来试试?”王征宇心动了,他回家与父母沟通,告诉他们想进入社区工作。本以为会受到一些阻力,没想到父母很支持。他们认为近年来政府大力宣传社工职业体系,同时各类培训、职业培养也让社工的职业化道路越走越顺,社会认可度将越来越高,对社工职业工作形式的误解也越来越少。社工作为一个全新职业,值得为此努力。有意思的是,王征宇做社工后,他的父母还利用空闲时间担任了小区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孩子的工作。
三部曲解难题
“加盟”居委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王征宇经历了“一地鸡毛”的繁琐,也“刷”了做成功一件件实事的“存在感”,就像他协助业委会缓解小区内停车乱象就给了他很大信心。文苑小区属于售后公房小区,非业主占用停车资源现象严重,加上停车收费情况不佳、停车位划定不科学等诸多因素,导致小区停车乱象。为解决这个困扰许久的问题,王征宇同业委会成员一起商量,在他的建议下,业委会了解必须按规矩、按步骤进行,最终商定用“三部曲”方式来解决小区停车问题。
首先,王征宇和业委会成员对整个小区业主走访,调查了小区里常住人口数量、私家车保有量,随后和物业公司一起对小区布局研究,挑选出哪些位置可以设立停车位。完成了第一步之后,王征宇又用居委会平台协助业委会通知居民,登记停放车辆,登记过的车主可以领到门禁卡,方便出入小区。登记的车主必须房产证、户口本和驾驶证三证齐全才能领到门禁卡,确保本小区业主优先获得停车位资源,解决了很多业主的车辆以前只能在外面过夜的困境。最后,他又协助业委会进行停车配套设施建设,包括车辆进出杆、门禁系统、停车位最终划定等。文苑小区停车乱象得到了大幅缓解。“这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比如不少租户都要求停车位,这给我们带来不少压力,我们就一起做好解释。”如今的文苑小区停车有序了,再也没有抢车位、随意乱停车的现象。
新想法新做法
当选为最年轻的居委干部,让这位有着社区服务管理学历背景的“90后”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他告诉记者,准备针对小区停车问题再组建一支由有车业主组成的车辆自治管理小组,“群众的事情要让群众来议,群众的工作让群众来做。”王征宇说,只有依靠居民自治力量,发挥他们的智慧,才是解决小区车辆管理混乱的良策良方。同时,针对六无创建工作,推行“美丽家园、漂亮楼道”楼道美化工程,美化工程将结合楼道居民的特点,构建特色的楼道文化。王征宇的打算是,先选取一栋试点楼道,在做好试点楼道的美化工程后进行民主评议,总结并调整相应建设方案,在今后逐步铺开。同时,将通过完善党员引导机制、整合管理机制、丰富参与机制、优化激励机制等,实现楼道自治管理,促进各个楼组自治建设的积极性。
“要把专业知识与社区资源共享,做实小区精细化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王征宇坦言,“我们这些年轻人和老一辈相比,既有优势也有短板,需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要像老一辈居委工作人员那样对社区工作的激情,学习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小王笑说,当然我们年轻人也有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扩展与居民之间的交流通道,扩大与居民的交流面,通过新想法、新做法,满足居民区内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本报记者 袁玮 特约通讯员 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