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出于略带偏见的权衡,在这个暑期档的某个周末,选择去电影院看的新片是这部:《幸福马上来》。在购票选择项中看到这个片名时,我还恍惚了一下,因为从未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任何宣传;看完之后,我依然恍惚,仿佛从另一个时空穿梭归来,眼前的一切变得熟悉又陌生。
《幸福马上来》是冯巩老师自导自演的一部发生在重庆某小区街坊里的喜剧片,主人公马尚来是一名社区调解员,退休后开了一家“马尚来工作室”,调解邻里纠纷,也类似法律咨询处。工作室开业当天,却被人拆了招牌,因为这个工作室名称已经被别人抢先注册了,专门用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甚至成为打手和掮客的遮羞布。正牌马尚来当然无法坐视不理,挺身阻止,不但频繁涉险,而且不被家人理解……
冯巩老师擅长演小人物,很多年前他演过一位落魄少爷那五,可笑可怜,可谓一绝。这部电影里他演的男主,也是一副弱相,妻管严,动辄被赶出家门,连人高马大的儿子都见风使舵,知道他好欺负。明明一家之主,全家地位最低。全片的笑点也大多在这里。
如今的市场上,大片云集。所谓大,一是大制作,动辄数亿;一是大明星,天价片酬;都跟钱相关。尤其这个夏天,国内外大片看得人眼花缭乱,票房十几亿数十亿,一次次挑战想象力。这部《幸福马上来》也被称作一部“大片”,这当然是嘲讽,嘲讽其落伍,跟不上时代,老年人扮英雄,输送“以和为贵”的古董价值观,上映前,媒体预测票房不超过三千万。
然而截至本片下档前,票房已过亿。无声无息地票房破亿,依然不见有什么宣传。若说电影有什么了不起的优点,也未见得,只是没有忽视这部分演员所拥有的这部分观众,这部分上了一定年数的观众。我去看的那场,是在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和平影都,VIP厅,在座的观众大多五十岁以上,这也正是电影中主人公的年龄段。还有更年长的,花白头发,老夫老妻手挽手。
电影本身自动分了级,而电影观众也自动给票房分了级。这也是一种市场的选择吧,至少在电影院公映的片单中,有一部分非主流的“隐形观众”,依然可以有机会贡献惊人票房。
说起来也是时代潮流更新,主流和非主流无声无息之间更迭。有一个镜头印象深刻:冯巩扮演的马尚来对着镜头,也就是对着所有观众说话,那是他和损友方清平视频通话。另一部正在热映的无厘头内涵喜剧《西虹市首富》的开场镜头,沈腾扮演的守门员对着镜头,也是对着所有观众说话,那是他在面试,开场白是“守门员这个职业,越老越妖……”全场都是年轻观众,爆笑如雷,而这部电影的预测票房已高达三十亿。
三千万和三十亿,鸿沟的两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众群,和迥然不同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