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划出绿色标线
这些年,湖州共否决了500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损失上百亿元。“工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我们在制定各项政策时的标尺。”湖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把绿色标尺的丈量下,湖州建立了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工业项目联合审查机制,由发改、经信、环保、规划、国土等若干个相关部门共同把关,实施项目联审制度。
同时,还不断建立以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权税收、单位电耗税收为核心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制度,对工业企业开展用地、用能效益评价。在国家8个规定的高耗能行业基础上,湖州将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扩大至砖瓦窑、印染、造纸、化工和制革5个行业。目前该市已有超过千家的企业实施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而针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湖州先后启动了“僵尸企业”整治和“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处置办法,并在浙江省率先探索开展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试点。
产业培育凸现绿色元素
近年来,湖州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的主题,涌现出一批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从2013年以来,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9.8%、10%、10.9%。截至2017年年底已分别增长30.1%、43.7%、26.3%,成为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引领者”。
此外,湖州还通过重点改造提升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使得产业结构不断深化。目前该市的童装、实木地板、产动力电池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0%、60%和70%。
在很多地区的产业升级中,往往存在总体利益和区域利益不一致的状况。而湖州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将区县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合作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今,茶业、椅业、竹业成为了安吉县独具特色产业的三张名片,而“安吉智造”更成为了湖州产业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智能制造强化绿色支撑
依托“机器换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等手段,湖州在持续推进企业智能化水平,在改变原有生产模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生产的“绿色”含量。
去年,湖州以推广应用智能制造为切入点,以开展智能产品创新、智能车间示范、智能管理提升、智能服务培育、智慧园区改造五大行动为抓手,推进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特别是以在建百项智能制造重点项目为重点,一批优质的智能项目相继开工。而在产品创新上,湖州持续打好优秀工业新产品、浙江制造精品等创新载体组合拳,大力实施千项产品创新行动。
截至目前,湖州已有6家企业成功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其中,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引进全球领先智能化装备,建设年产25万吨高品质不锈钢和特种合金棒线自动化生产线,大幅提升了产品性能,弥补了我国在电力装备、海洋工程、核电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部分材料上的短板,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邵鼎 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