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微博历史博主出了本新书,分析雍正朝廷权臣年羹尧之死。她在兴致勃勃地关注书市排行动向时,顺带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电视剧是清朝题材的火,而历史普及读物是明代的占上风?
谈这个话题很容易招骂,尤其是眼下清宫剧《延禧攻略》正火得不行。中国各朝各代宫廷都是大戏不断,人物、故事精彩纷呈,为什么独独让清宫戏霸占了观众的眼球?细想来,电视剧到底是通俗的大众娱乐产品,追求迅速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希望一旦推出就达到较高的收视率。找一个观众认知度高的历史时代和人物,总比新推出一段陌生的故事效果显著。
多年以前清宫戏和清朝的电视剧也不少,不过题材广泛得多,比如《天下粮仓》《铁齿铜牙纪晓岚》,有的严肃,有的风趣,各有千秋,编剧、导演下足功夫。那天瞄一眼《延禧攻略》,正赶上魏璎珞把乾隆帝骂成娼妓,看得我目瞪口呆,亏得小四替我把一口鲜血给喷了出来。
文化产业化可以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但是调节、把握得不好,过于娱乐化,也会将大众品位导向低俗。一个本来可以帮助人们汲取美和智慧,获得艺术享受的领域,何以反而成了拉低大众欣赏水平的罪人?我记得法国为了避免美国消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一度限制引进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数量。我想,对泛滥的(烂)清宫戏,也可以刹刹这股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