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百年越剧史永远绕不开的主题。1958年,当徐玉兰、王文娟在上海共舞台首次唱响该剧后,由上海越剧院原创的此版《红楼梦》便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越剧经典。今年,上越在上海大剧院推出了“殿堂版”《红楼梦》,千里之外的北京正乙祠,也发出了诚挚的演出邀约。这座古戏楼在清代曾是浙商银号会馆,无论是历史传承还是地域文化,在这里上演吴侬软语的越剧都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红楼梦》是上越的保留剧目,一唱即是60年,已传承十代演员。首次在古戏楼以驻场形式演出,对于《红楼梦》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去繁存精,因地制宜,追求精致化,灵动感,经典性,情景式”是此版《红楼梦》的演绎目标,为此,他们多次赴京考察场地,希望最终为观众呈现一版青春扑面、精致耐看、有别于前的作品。
这次演出由上越“第十代”青春新秀亮相戏台,由俞果和陈敏娟饰演的宝黛角色鲜活灵动、秀美养眼,一动一静皆是貌美芳华(见图)。此外,为了适合小剧场演出,主创人员特意针对场次和人物角色进行了再次浓缩和精炼,原长3小时的全剧缩减为100分钟,剧中的众多角色仅由11位演员出演,既再现了一人多角的传统表演样式,又创造了一次“微缩景观”般的舞台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8月18日晚的演出结束后,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一众演员悉数上台:有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李纨的扮演者孙梦泉、妙玉的扮演者姬玉、袭人的扮演者袁玫、平儿的扮演者沈琳、贾芸的扮演者吴晓东、玉钏的扮演者于洁、坠儿的扮演者颜燕、化妆师蓝岚、龄官的扮演者程荣等。他们的到场也将整晚的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曾经的“宝哥哥”、如今已成为导演的欧阳奋强表示,《红楼梦》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学滋养,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作品。电视剧和越剧《红楼梦》所造就的盛况和铸就的辉煌,其传播之广,影响之大,让这部经典之作代代流传,为弘扬中华民族之优秀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表示,上越明年1月在上海大剧院的经典版《红楼梦》演出日程已敲定,他热情地邀请北方观众们在看过古戏楼版之后,来沪欣赏最贴近电影版的3小时完整版《红楼梦》,届时将能看到更多的经典桥段,听到更多的经典唱段。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