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与梦
董月光
  董月光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先母爱书,于是我也爱书,女儿也因此爱书。

  说真的,出书,对我而言,原本只是南柯一梦。走下讲台,孰料,退休后的我,居然和写作结友、与书展结缘!

  上海书展,为我生活调色板涂抹上绚烂的色彩。

  2007年的8月10日,女儿邀请我和先生去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的第四届上海书展,参加她新书签售活动,其中有七篇她的文章。那年,她25岁。

  2009年,我参加了媒体的书展征文活动,《女儿替我圆了梦》被选用发表。

  2012年上海书展期间,我特别激动。8月16日的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了我的文章《新时代的作家》。“……我站立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参加《博海拾贝》的签名售书活动。这是我的第一本有书名号的书。……参加这次签售活动的人里,百余名头发花白的草根老头老太和我一样……我们中很多人都在农村挑过大粪插过秧。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读书。”

  2016年的上海书展,我终生难忘。当时我应邀回合肥参加毕业30年聚会,婉拒他们邀请去黄山游览,赶回上海,为了上海书展。恰逢这次书展将要出版《夜光杯文萃》,我和先生各自翻阅厚厚几本不同年代的《夜光杯文萃》,看看是否侥幸,会有我的文章入选。先生翻阅的一本,明明有我的文章,可是他居然漏看。幸而执着的我,再翻一遍,万幸找到我那篇《轻轻走过徐家汇》!

  双手捧着这本厚墩墩、飘洒着油墨香的书,幸福汩汩喷涌而出。于是乎,我家书橱,多了一本烫金字体、装帧素雅,却又精致的《夜光杯文萃》。

  我是义工。去年,我们一栋楼的社区干部小王经常请我写点东西,假期聘请我帮学生辅导作文。她知道我每年书展都要去排队买票,设法搞来两张书展的票送我。谁知道,到了那天,先生不适,我只得一个人前往。

  赶到上海展览中心,好家伙,热浪滚滚。三伏天哪!炽烈的太阳要把人晒化似的。我手里攥着那张多余的门票,心想到底送给谁呢?

  忽然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瘦高个,牵着个漂亮的小姑娘。母女俩,通红的脸,满头汗。在和她俩擦身而过的刹那,我攥着那张门票唐突地问道:“这张票,我多的,您需要么?”

  年轻的妈妈,瞪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我:“您问我吗?要——要——我要!谢谢,真的谢谢您!快,谢谢奶奶!”她快乐得像捡到了宝贝。

  逛完书展,我捧回心仪的书。灯下,细读,心满意足。

  好书滋养着我。

  2017年,我七十岁整。在家人的督促和支持下,我选择曾发表过的两百多篇文章,自费出了一本《月光曲》,觉得好幸福。

  爱书人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十日谈

  我与上海书展

  责编:郭影

  携着夏日的阳光与“上海书展”有约相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雅加达之光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雅加达之光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新民晚报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加友
一袋弹子
夏天里的扇子
瀛洲壁画续新篇
书法
书与梦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书与梦 2018-08-20 2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