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服务铸就品牌,上海农商银行“广度”与“力度”并重
  在上海,有这样一家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不遗余力,服务小微企业数量与贷款余额始终保持行业前列,“三农”业务排名亦稳居全市第一;网点数量近400家,其中半数以上分布于外环以外,深入郊区、践行普惠、服务民生;市场份额稳步增加,全球排名逐年上升,发挥着根植上海的地域优势,辐射长三角地区,让“自己好”带动“大家好”。这就是上海农商银行。

  当前,上海正全力推进“四大品牌”建设,其中,“上海服务”作为上海的核心功能,是经济中心城市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所在。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本地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在履行金融天职的同时,将“上海服务”的品牌打造融入自身业务的方方面面。从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体验上三管齐下,力争成为“上海服务”品牌中一张响当当的金融名片,更以此推动“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的建设。

  一步步前行

  拓展服务广度

  1300万个人客户、30万企业客户,这是上海农商银行的“广度”;不论是市区中心,还是偏远郊区,都能看到该行的身影,这是上海农商银行的“广度”;借助嘉善支行、昆山支行为基点,该行加强与两地兄弟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动,迸发出金融服务新“火花”,这亦是上海农商银行的“广度”。

  在上海农商银行服务的30万企业客户中,有资产规模雄厚的战略客户,也有成立不久的小微企业。尽管资产规模、业务体量相距甚远,但“扶实体、广覆盖、同服务”是上海农商银行的信念。截至2018年6月末,该行战略客户总授信突破1000亿元,而服务小微客户数也突破1万户,贷款余额达到1300亿元,成为沪上中外资法人银行中的佼佼者。

  支撑该行服务各类企业客户的是健全、完善的业务体系,据悉,该行有十大系列、近50款企业服务产品,除了最基本的固定资产贷款系列外,还有供应链融资系列、流动资金贷款系列、中小企业贷款系列、小微企业贷款系列、“三农”系列等,其中,考虑到小微企业“轻资产、少抵押物”的特点,特别研发了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鑫惠贷”、企业能随借随还的“循环贷”、基于企业纳税情况的“银税贷”、无还本续贷的“鑫续贷”、小微企业自然人担保贷款“鑫捷贷”、基于企业现金流的“鑫POS贷”等产品,更具适应性地扶持小微金融。

  而在服务战略客户方面,则通过“总对总”到“点对点”的合作模式进行。近几年来,该行先后与临港集团、光明集团等本市国资委直属大型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银企合作内涵,通过高效的服务,积极助力上海科创中心、三农服务等领域建设,以自身力量服务上海四大品牌建设。

  为了服务好1300万个人客户,该行已建立完善的零售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涵盖财富管理、个人贷款、银行卡、代收代付、互联网支付等业务,全方位满足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其中,财富业务包含个人存款、理财等七大类近20款产品,个人贷款业务包含个人房产按揭贷款、消费类贷款、经营性贷款和农户贷款四大类逾10款产品。

  打造“上海服务”品牌,就需要增强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能力。上海农商银行以嘉善、昆山支行为基点,辐射周边,以200%的存贷比,倾力拉动当地实体经济。对于包括棚户区拆迁改造、双创中心、人才产业园建设在内的重要项目,都提供经济支持。同时,全力支持当地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上海溢出企业。2017年,嘉善、昆山两家支行对19家上海搬迁落户实体企业授信3.7亿元,帮助这些企业配合区域产业规划进行重新布局。

  一项项创新

  彰显服务力度

  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主要从事葡萄种植、和其他果树种植销售。葡萄生产基地和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权威认证。自2010年-2017年以来,施泉葡萄连续获得上海市瓜果协会、全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等专业学术及行业机构颁发的上海市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全国优质葡萄评比五项金奖。

  为了扩大销售,企业通过管控大棚温差使同一品种葡萄成熟期错开,降低葡萄集中上市的压力。随着人工成本以及相关保险费用的不断增加,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合作社缺乏可抵押资产。上海农商银行在评估企业资质后,果断决定配套100万元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这也是上海市首笔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除土地承包经营权外,该行还将抵押物扩展到地面附着物,包括温室大棚、林杂果树等基础设施随同一并估价抵押。而在贷款利率上,则坚持执行基准利率,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如今,“施泉葡萄”已经成为金山区核心品牌农产品,是金山建设“一葡二桃三莓四瓜”品牌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核心企业。

  支持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是银行的使命,上海农商银行多年来在拓宽服务广度,让更多企业受惠的同时,也注重服务的“力度”,通过深入调研企业运营情况,研发创新贷款产品,真正发挥“托一把”“扶一下”的金融作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背后的坚实力量。

  2017年,该行成功发放首笔500万元农业品牌质押履约保证保险贷款,这标志着今后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或“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新增一条融资途径。“我们先后获得过政府项目担保和市级合作社授信担保贷款,这次享受到了农业品牌质押贷款,而且是基准利率,这等于是社会各方承认了农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是划时代的。”上海塞翁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于能够获得贷款非常高兴。上海农商银行表示,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能以优惠利率在短时间内通过审批、放款流程,一方面是该行积极响应农业部重视运用市场工具引导农业发展、撬动金融支农、探索形成“政银保”等多种成功模式的要求,另一方面得益于该行一直以来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贷款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上的不断探索。

  2018年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逾470亿元,居全市领先地位,国标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00亿元,在上海市全部中外资法人银行中遥遥领先。

  科创型企业的风险判定一直是银行的痛点,但是作为以服务科创为特色的本土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有自己的“秘诀”。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全市首家科创支行——张江科技支行,构建以科技支行为龙头、30家科技金融服务特色支行为支撑的专营体系。在全市7家挂牌科创支行中,张江科技支行业务占比达36%,足以体现服务力度。今年,上海农商银行还将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谷成立特色双创支行。

  之所以多年如一日支持科创,离不开“陪伴”二字。科创企业的培育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对其服务要从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概念来做,眼光要放得长远。该行与知名私募基金合作,借助其专业水平和对行业的熟悉,在科创企业初创期就介入,通过“鑫动能”“鑫科贷”等产品服务科创企业,陪伴左右,共同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雅加达之光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环球
426间违法搭建房屋“一锅端”
迎接进博会消防安全知识100问
以服务铸就品牌,上海农商银行“广度”与“力度”并重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广告A05以服务铸就品牌,上海农商银行“广度”与“力度”并重 2018-08-23 2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