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都市小区
     
本版列表新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芯片卡改变十多年老习惯
黄浦区建德坊4年后重拾垃圾分类
李一能
  建德坊是黄浦区黄陂南路上一个建成近20年的高层小区,2014年就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可因为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可从上周起,该小区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几乎在一夜之间大有起色,居民们开始自觉将干湿垃圾分离,定时定点排着队分类丢弃。是什么让这一改变突然发生?一切要从一张小小芯片卡说起。

  居民自觉分类垃圾

  昨天17时50分,建德坊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员严师傅将写着“干垃圾”“湿垃圾”的两个垃圾桶推到19号楼门口。18时刚过,居民陆陆续续向这里走来,有的拎着两个塑料袋,有的则直接拿着个小桶,将果皮、蔬菜、剩菜剩饭等丢入湿垃圾桶,再将塑料袋和其他垃圾丢入干垃圾桶。完成后,他们掏出一张小芯片卡,严师傅则掏出手机对芯片进行扫码。在十分钟的时间内,有十多位居民前来投放分类后的垃圾。

  居民自觉将干湿垃圾分类,然后定时定点排队丢垃圾,十多年来这种场景在建德坊小区从未出现过,而改变则是从一周前开始的。严师傅告诉记者,2014年,小区就已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但并未要求居民自行分类,而是交给他这样的垃圾分类员,在收集后统一处理。整个小区的生活垃圾量非常大,光靠他们几个分类员分拣也是非常吃力,而且当时宣传也比较少,所以推行了四年效果一般。

  积分可换生活用品

  上周开始,在淮海中路街道与区市容绿化局的指导下,建德坊所在的建六居委配合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企业开展“绿色账户”行动,向居民发放一张芯片卡,鼓励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完成分类后,社区将定时定点进行垃圾收纳,并由管理员给完成分类的居民扫描给予积分,居民可用积分在网站上换取肥皂、放大镜、棉签等生活用品。建德坊则是建六居委第一批参加这一新举措试点的小区。

  在物业的安排下,小区内设立了两个垃圾分类点,设专人管理。每天上午8时30分到9时30分与傍晚6时到7时两个时间段,定时接收居民丢弃湿垃圾,目前小区近1/3的家庭发到了“绿色账户”芯片卡。物业严经理告诉记者,考虑到居民十多年丢垃圾的习惯很难改变,开始对试点并不乐观,但一周后的效果却远远好于预期,每天都有近百位居民按照要求完成分类,按时来到分类点投放垃圾。

  记者在分类点采访了几位居民,发现基本都是老年人。他们告诉记者,自行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垃圾是比较麻烦,但这是件好事,所以能够克服,而且按时投放垃圾能遇到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老朋友,大家权且把丢垃圾当成每天碰头社交的机会的了。

  将向其他小区推广

  一位老先生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早就想支持垃圾分类,但早些年小区派专人分类,似乎和居民没什么关系,也没有推出配套举措,久而久之大家都忘记了。“但这次不一样,能感觉到从政府到物业都是认真在做这件事,所以我们也就全力配合。”

  记者采访了主导此事的淮海中路街道绿化市容队项目负责人沈青宇,他表示以积分换礼品来鼓励居民垃圾分类,是近期黄浦区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上升级优化的举措。目前,淮海街道有31个小区实施了垃圾分类,与建德坊的情况差不多,“绿色账户”行动实施后,居民自主分类的比例均有所提高,而今后这项举措也将向其他小区推广,特别是垃圾分类工作相对薄弱的老旧小区。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雅加达之光
   第A17版:雅加达之光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环球
小小芯片卡改变十多年老习惯
“法律夜门诊”对症下药有一套
滨江道健身展武韵
“活到老,学到老”
为“小候鸟”举办阅读嘉年华
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落户宝山
新民晚报都市小区A09小小芯片卡改变十多年老习惯 2018-08-23 2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