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我曾经观看过《妈妈咪呀》中文版的舞台剧,对好听的歌曲,演员们热情洋溢的表现力记忆犹新。作为风靡全球二十年的大IP,电影《妈妈咪呀2》的上映唤起了记忆。
《妈妈咪呀》最初的故事,说的是希腊小岛上有一位单身母亲唐娜经营着小旅店,她独自带大了女儿苏菲。苏菲要出嫁,她希望神秘的父亲能够来参加婚礼。于是苏菲根据母亲的日记,推断出父亲的可能,还背着母亲邀请了三位父亲候选人来到希腊小岛。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世情故事,在唐娜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女儿,她也不知道苏菲父亲是谁的时候,《妈妈咪呀》的剧情被彻底卷入到了爱的罗曼史中,带上了奇异的诙谐色彩。
《妈妈咪呀》为观众营建了男女相爱、温柔和平的美梦。更由于性别意识的觉醒,当代中国女性会更容易接受《妈妈咪呀2》中苏菲、唐娜的形象和相处方式,接受“女性属于自己”、并应该终身追求爱情的价值观。尽管这种“接受”未必是彻底的,好像中国观众常常会一边在文学艺术中歌颂酒神精神、妇女解放,一边对母亲的罗曼史一无所知(也不想知道的太多)。
《妈妈咪呀2》是一部续集,剧情上除了交代了母亲唐娜在最美丽的年纪与三位英俊男士的爱情,也在母亲不在场的现时叙事中,讲述了女儿苏菲内心的波澜。苏菲对着爱人说,自己怀孕的刹那终于感受到了母亲当年的感觉。她为自己在同样的地方走入同样的命运而感到惊喜,而年轻的男孩说,“那她当时一定很害怕。(好在)你有我。”也令这部欢乐甜美到过分的歌舞片呈现了细腻的温情。这种温情来源于后辈携手想象、体会着“母亲”的力量。即使在母亲不在的情况之下,这种念力依然表现为强大的温馨、保护和祝福。
“传达快乐是一件很稀有的事”,说到了《妈妈咪呀》IP传播的精髓。爱有魔力,令人眩晕、也令人心碎。世俗的标准会拆散有缘人,欲望淹没理性就会走入危险。这些失败的爱的记忆令当今电影、文学为情所困得太深,反而表现起爱的欢乐、爱的力量成为了稀有的事,这很有意思。
支开“唐娜”后的《妈妈咪呀2》,让“唐娜”的老年闺蜜们、甚至是“唐娜”的母亲展现了爱具有无龄的生命力量。早就看透情爱本质的她们,冷静起来比谁都冷静,见到老牌帅哥时会忍不住想“真希望他太太已经死了”、听到夸张的挑情诗句会嘟囔“火烈鸟很聪明嘛”……可她们依然会那么热烈地被吸引、心甘情愿被挑逗,这比无知无觉误入情海的年轻女孩有意思得多。知道很多爱情教训又如何,但看到喜欢的人,依然选择迎面走上前去,是女性乐意与命运交手的意志,实际上延续了希腊女神公正、聪慧地“给男人编织命运”的风范。
电影的音乐也十分出彩。时而是心事,时而是灵犀。超时空合唱,令我想起我刚刚过世的外婆。她生前常对我说,吃得苦中苦,我的苦快要吃完了,你还小,你的还没有吃完。“唐娜”的念力,携带着三个她年轻时为之心碎过的男人,站在了苏菲的婚礼上。“心碎”的圣杯,带领一代又一代情窦初开的女孩们用自己身体孕育新的奇迹、克服没有克服完毕的爱的磨折,勇敢地站立在希腊艳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