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
立达中学
预初(2)班
有些人读书,不仅在意书的品味、格调,而且还十分看重读书的氛围。
听阿爷讲,古人读书,那叫一个讲究。书斋得建在后花园中,旁边还要有一汪莲池,前门种桃,后门栽杏,窗前还有几竿竹。室内除了书架、书桌,还有一榻,累了可以小憩;另有香炉,瑶琴供人提神。有这样好的氛围,难怪那些书生能将拗口绕舌的四书五经都背得滚瓜烂熟了。
据说北欧人却喜欢在咖啡馆里读书,这些人家里有的是空间,却往往偏要携一本书,来到人来人往的咖啡馆,不为交友,不为赶热闹,就为在人群中刷一份存在感。有了这份存在感,和一本读来甚是愉悦的书,对北欧人来说,足矣!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缓缓流淌的音乐,堪称完美!
当然,如今许多读书人还是喜欢安静的环境氛围,上图书馆那是最佳选择了。我每次去上海图书馆,那里总有不少读者。图书馆不仅环境安静、畅亮,还有齐全的书籍,周到的服务。读书人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尽情阅读,在满室的书香中享受心灵的安逸。
阅读需要安静,但也需要触发,有人就喜欢书店里的读书氛围。在放着琳琅满目书籍的书架旁,在购书顾客来往穿行的空隙中,他们有的倚墙,有的蹲着,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手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读书人置身于这种热烈的书香氛围,与大家一起感受和分享对书的热爱,似乎更会产生阅读的冲动。
也许读书人的性格与情趣各不相同,他们对读书氛围也各有偏好。有的喜爱到大自然里去读书,鸟语花香,在草地上,席地捧读;有的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拉上窗帘,靠着床背,随意在床头抓起一册,看起书来;还有的喜欢读书时放些背景音乐,一边“耳濡”,一边“目染”,气氛也不错;更有的习惯于如厕时读书,大概是受了名人的影响,或是觉着那也是一种不羁的洒脱……
其实,无论读书的氛围如何,并不应该影响读书人的执着和对书的热爱。在我看来,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是那些无论环境如何,一册在手便能忘掉自己置身何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