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哈佛女孩”何以夺冠?
“爱读书、勤思考”或是制胜关键
朱渊
  所有艺术赛事,最初考量的或许是过硬的功底和高超的技巧,可但凡进入高阶境界,最终还是文化素养的较量。这段话用来解释“为什么是周颖最终摘下第二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再贴切不过。

  毕业于哈佛大学文学专业的周颖,酷爱俄罗斯文学,又在美国诗歌中获得养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爱读书的习惯让周颖对乐曲的理解自有独到之处:“艺术本就是人对世界的看法,从文学中汲取的养分对我的音乐演绎有很大帮助,我会更能了解曲目的背景以及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心境。”

  事实上,在懂得运用弓弦来表达内心感受前,周颖并不热衷于练琴甚至有些许厌恶:“我不热爱枯燥乏味的练习,我更喜欢读书。”若非受到同样是小提琴家的父亲的鼓舞,或许周颖在还未领略弦乐之妙时,便已放弃。但最终,经过了技巧磨砺阶段,周颖不得不承认:“音乐,竟是唯一能展示真我的通道。”

  酷爱读书的周颖,在浩瀚书海中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知识储备,而阅读带来的思考习惯也让她在乐曲理解上更为深刻。决赛阶段,周颖对《悲喜同源》的演绎令创作者陈其钢都情不自禁献上掌声。

  这同周颖深受文学滋养不无关系。早在1/4决赛时,她就对《悲喜同源》做了创作背景调查和深度剖析,她说:“我知道,这部作品是陈其钢先生痛失爱子后的作品,其中蕴涵了作曲家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深刻的感悟。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尽量将作品演绎得饱满,用具有东方韵味的表达把个中复杂情感通过演绎层层传递。”

  虽然最终周颖没有拿到“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但毋庸置疑,她对于《悲喜同源》的优秀演绎也为其夺冠大大加分。琴棋书画也好、吹拉弹唱也罢,艺术的终极比拼,拼的还是文化素养。当跨越了前期的技艺积累、中期的艺术感悟,最终拉开差距、能够胜人一筹或许就是“爱读书、勤思考”的好习惯。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雅加达之光
   第A10版:雅加达之光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扫一扫添加新民体育、新民演艺微信公众账号
上港连胜终结冲冠难题待解
灵 张扬个性 赞 别样味道
“哈佛女孩”何以夺冠?
听乐评人讲“过去的故事”
新民晚报文体汇A07“哈佛女孩”何以夺冠? 2018-09-02 2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