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进博会期间,黄浦区如何更精彩地向世人展现这张“城市名片”?黄浦的答案是:国际范、中国魂、海派风。
目前,黄浦区将“浦江夜景”的提升范围锁定为:外白渡桥至东门路的老外滩区域,东门路至南浦大桥的南外滩区域,南浦大桥至日晖东路的世博段区域,以及纵深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彰显“浦江夜景”的国际范、中国魂、海派风,通过精细化的技术设置,以照明还原建筑基底的经典本色。
黄浦滨江地区开放范围北起外白渡桥,南至日晖港,东临黄浦江,西至中山路,岸线总长约8.3公里,陆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2017年6月底基本完成三道贯通并向社会公众开放。黄浦滨江规划设计坚持生态为先、功能为先,定位五大功能区段,定位精确,特色鲜明,从北到南依次为——
外滩“世界窗口”:外白渡桥至新开河路,总长1.5公里,是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十六铺“城市远航”:新开河路至复兴东路,总长1.1公里,定位为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
南外滩“创意水岸”:复兴东路至南浦大桥,总长2.2公里,将保留码头文化遗存,同时延续老外滩金融定位,打造南外滩“金融聚集带”。
世博园区“城市博览”:南浦大桥至卢浦大桥,总长3公里,三道贯通后,主要服务于市民运动健身,挖掘原世博设施及江南造船厂赋予的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游览的滨江空间。
南园“慢生活港湾”:卢浦大桥至日晖港桥,总长0.5公里,作为“城市绿地公园”服务于市民健身,滨江慢性步道、跑道,以及外围骑行路线,并行不悖,让畅通无阻的滨江水岸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公共活动空间。
首席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