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争端以来,尽管在推特上,这位美国总统仍然是“自信”的,但他最近其实是有些焦头烂额:这厢关系密切的前竞选经理及前私人律师双双获罪,那边被白宫“自己人”在大报上匿名控诉治国无方。而眼下,特朗普最大的愤怒应该是即将出版的重磅爆料书《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曾报道“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名记伍德沃德,在书中揭露了许多轶事,描绘了一个混乱无序的白宫,一个私下里众叛亲离的特朗普。
此书的最新章节似乎为理解特朗普的贸易战逻辑提供了一些线索,那就是: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不同意这位美国总统关于贸易战的“常识”,但他仍然没有听进任何有益的忠告。这一点让前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科恩十分沮丧,书中写道,他试图向特朗普普及经济学常识,但徒劳无功。哪怕他警告特朗普,美国96.6%抗生素都由中国生产,对华发动贸易战是自取灭亡,中国“摧毁美国”只需要停止对美出口抗生素这一招。结果特朗普听完后似乎被噎住了,“奇怪地看着科恩”,没有说话。
“先生,当婴儿都死于脓毒性咽喉炎的时候,你怎么向他们的妈妈解释?还提贸易顺差吗?”科恩追问。特朗普回答,“我们可以从别的国家购买”。科恩只能失望地说了句“舍本逐末”,因为那样更贵,还打什么贸易战呢?
科恩和特朗普的这段对话虽然暂时无法证实,但两人的确政见不一。尤其是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科恩不同意特朗普的做法,认为贸易战反而会伤害美国民众的利益。事实上,书中的“中国药企掌握美国命门”这个观点曾获得不少美国学者和医疗工作者的认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文指出,“几乎所有常见药物的主要原料都是从中国买的”。
特朗普非但没有听进智囊的劝告,甚至无视民意。日前几次对华贸易听证会上,几乎所有美国企业代表都表示贸易战不可取。然而,特朗普政府所做的是频繁释放信息,出尔反尔。对这样的伎俩,另一本书可能真实揭示了特朗普的心理。在自传《交易的艺术》一书中,特朗普这样写道:“一个远高于预期的条件让对手无从下手——反复无常的变化给对手施加压力——给出次优条件让对手急于接受了事——达到最初想要的结果。”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显然把中美经贸博弈也当成了一笔“大生意”,却低估了一洋之隔的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勇气与决心,中国每次都会做出理性的有力反击。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奥勒留所说:“像屹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岿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
一个最新消息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将于21日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中国诉美反倾销措施争端案。中国已向世贸组织提出贸易报复授权申请,要求对超过7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措施。事实上,中国一直强调,贸易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损人害己,只有在平等、诚信的基础上对话和磋商才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正确选择。特朗普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很可能“大刀”脱手反丢了前程。也许,习惯给人起绰号的美国媒体将来会这样称呼他:“龙哥”特朗普。
首席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