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卷可闻空谷音
翁思再
  翁思再

  《开卷》是一本每月无偿赠阅的同人刊物,迄今持续办了18年。18年来有若干出版社陆续为之结集,如今文汇出版社又为之结集名为《闲话开卷》,主编董宁文嘱予撰序以记之。

  董宁文谓谁?人称“文化义工”,我则加一头衔:“编辑票友”,盖其未列专业队伍,隐于民间以“做书”为乐。董宁文孜孜矻矻于南京某小巷,精心打点这本质朴无华的、装帧得有点像以前《中华活页文选》之类的小书,每编完一册即写地址贴邮票寄向各地。这五六百个读者多数也是作者,形成了《开卷》的朋友圈。为了交友和约稿,董宁文经常仆仆风尘于南北东西,谒见学界泰斗,拜会文坛朋友,正如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也是做编辑的乐趣。

  多年来我在《开卷》里见到过的作者有王元化、黄裳、流沙河、朱正、何满子、钱伯城、俞律、吴小如、鲲西、范用、黄宗江、钟叔河、董桥、陈子善、止庵……为什么这么多“大咖”愿意赐稿这个民间小刊物呢?兹以一例说明之: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著名诗人屠岸生前曾为一桩文坛官司正名,致董宁文信云:“我有一篇文章《舒芜其人其事》,附上,我希望此文能在《开卷》上登出,请您审阅。对舒芜此人的评价,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不能打马虎眼,因为,历史不能歪曲,不能伪造。《开卷》立场公正,我很喜读,也常从《开卷》所登文章中得到启发。”原来民间出版物的工作环节比较简便,使得学者和作家更易发表独立见解。这种存在价值,也是一些企业或机构愿意资助它的原因。

  《开卷》在内容上的特点,还在于爬罗剔抉,钩沉故人。有一次我发现有一篇写刘万的,不由眼睛一亮,庆幸还有人识得此宝!原来刘万是南浔嘉业堂藏书楼主人的哲嗣,音韵学家。三十多年前我拿着俞振飞先生的亲笔信去投访,在他的蜗居里受教。这位圣约翰的学子晚年非常低调,以京昆自娱,以俞振飞为师,而在学术上备受俞大师倚重。如今很少有人晓得刘万啦,此番在《开卷》里看到他的名字和事迹,如闻空谷足音。

  还有一次,我在《开卷》看到一则《中国国民经济学》的出版广告,作者赫然是“罗章龙”。原来《开卷》不具备广告业务资质,既然不收广告费,那么书页空白处登什么广告,全凭主编兴趣。罗章龙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可是在“六大”某次全会以后不久,他神秘地消失了。他隐姓埋名,隐居他乡,潜心学问,后来成为经济学家。1934年辗转到中西部地区开始了大学教授生涯,这本《中国国民经济学》就是当时的专著。我对罗章龙尤感亲切,是由于在担任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时期采访过他。1994年,他以98岁高龄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两会,下榻在北京友谊宾馆。于是本报进行了独家报道,我对他三十年代初逃离苏区后的行踪有所“揭秘”,并披露了他同本报的特殊关系。原来他曾经蛰伏在成都华西坝,适逢《新民报》处于“五社八版”时期,有成都专版。罗章龙同志频频投稿,采用率极高,旋被延揽为《新民报》特邀评论员,主要工作是给头版撰写评论,持续年余。他当时署名多为“沧海”,有时则只署“沧”或者“海”。后来我去查阅当年的《新民报》合订本,果然如此。

  罗章龙同志是1995年去世的,与新华社的寥寥数语不同,在新民晚报当时的丁法章总编辑策划下,由本人执笔写了比较详细的报道。可是此后罗章龙的名字又如泥牛入海。此番见《开卷》展现这位前中共领导人的学术形象时,我又一次如闻空谷足音,连呼“《开卷》有益”!感谢这个民间刊物为我们拓宽了文坛视野和信息渠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4版:庆祝国庆 目击
   第A05版:庆祝国庆 都市小区
   第A06版:庆祝国庆 综合新闻
   第A07版:庆祝国庆 中国新闻·广告
   第A08版:庆祝国庆 国际新闻
   第A09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新民环球
   第A15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6版:社会/新民环球
开卷可闻空谷音
简而文,温而理
南京路的乡愁
周迅不该蹚这波宫斗浑水
翻越恩施大峡谷
江南水乡系列之一(速写)
扫一扫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开卷可闻空谷音 2018-10-04 2 2018年10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