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莉宣布年底离职,她的“接班人”这几天成了一个大问题。特朗普眼里的人选——前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迪娜·鲍威尔,日前直接表示没有兴趣。事实上,这确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因为美国俨然已经成为联合国里不受欢迎的存在,无论谁成为黑莉的“接班人”,美国与联合国的矛盾都将延续,并且难以调和。这将极大地考验继任者的政治智慧:要么得罪总统,要么得罪全世界。
回顾黑莉的政绩,上任一年多来,美国与联合国的分歧愈演愈烈,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几乎成了怒怼全世界的象征。举手抗议,瞪眼威胁,公开恐吓记“小黑账”……她“尽职尽责”地扮演着特朗普的“传声筒”。“美国优先”与联合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精神格格不入,黑莉任内,美国屡屡“退群”,退出了《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撤资”则是美国另一种胁迫他国的单边行为。美国日前宣布将不再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资金,还明确表示继续减少承担联合国维和经费的份额。
一个自私自利、毫无信用的美国,成了联合国里滑稽和尴尬的成员。在上月末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不仅迟到,一张嘴就引起全场哄笑。更尴尬的而且是,在他接下来近半小时的演讲中,全场没有一次掌声。究其原因,这位美国总统一直在自吹自擂莫名其妙的“政绩”,并且在这样一个多边场合公然抨击多边主义。有美国媒体更是直接以《今年在联合国,特朗普与世界为敌》为题,讽刺特朗普开创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分裂形势”:不再是意识形态、贫穷或富有、东西方间的抗衡,而是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立。
如今,“政绩显赫”的黑莉女士冒着得罪总统的风险突然宣布不干了,一时引发诸多猜想。美媒认为,颇有想法的她已经选择在中期选举前与形象不佳的特朗普政府作出切割。更何况,做特朗普的爱将少有“善终”,无论是班农还是蒂勒森等,黑莉似乎不想重蹈覆辙。此外,一直与全世界为敌,长远看绝非明智之举,黑莉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以此观之,黑莉决绝离开的理由,也许也正是继任者迟迟难产的缘由,毕竟接一个“烫手山芋”,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当下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无疑是个苦差事,美国与联合国的裂痕势必愈演愈烈,令美国在联合国舞台上处于更加孤立的境地。当然,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令特朗普感到头疼。回应接任人选时,特朗普轻松地表示,已经拟出一份包括5人在内的候选名单,可能“今后两三周内”,“也可能更快”宣布决定。
首席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