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故事库的大推手
任嘉禾
马信芳
  文/图 马信芳

  上海是新故事的发源地,从上世纪50年代算起, 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日前,在专家和学者们的努力下,由任嘉禾主编,记录上海当代新故事发展的轨迹,总结故事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论文集《上海新故事实践解读》、集选了近百则上海地区优秀故事的《上海新故事作品精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任嘉禾,上海的故事大家,退休前曾任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故事学会副会长。近日,我来到他的府上。他喜称,这两本新书是给9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

  赵景深带他去采风

  生于1928年的任嘉禾,江苏宜兴人,家乡朴实的民风和丰富的民间文化滋润并养育着他。任嘉禾从小就对《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祝》四大民间故事很有兴趣,当他还是宜兴文化馆馆长时,就热衷于收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1954年,任嘉禾到上海市文化局工作,1956年开始筹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就在那时,他认识了赵景深先生。

  赵景深,中国戏曲史家、文学家,1919年开始翻译出版《安徒生童话》,成为中国介绍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后又出版了《民间故事研究》和《民间故事丛话》等。赵景深藏书最完整时,多达三万册。任嘉禾就是通过借书认识他的。当他知道赵先生仍在采风作业(即下乡调查民风和采集民间故事)时,便登门拜师。赵教授见一个小他24岁的文化局干部也热爱民间文学时,当即同意与他结伴同行。于是,每回下乡采风,任嘉禾一早就来到赵先生家,叫辆三轮车,前往上海郊区。在上海近郊,任嘉禾搜集到《五个半人之墓》《必定封侯》和反映小刀会起义的《周立春起反》《女中英雄周秀英》等很多故事。他也因此成了上海各大媒体副刊故事专栏的主要作者。

  在上海南汇地区,原生态哭丧歌、哭嫁歌极丰富,任嘉禾下乡搜集了30多万字,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料曾毁于一旦。不过任嘉禾不死心,上世纪80年代,他又来到南汇,与当地文化馆通力协作,重新搜集哭丧歌。1988年,《哭丧歌》(八千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年,《婚丧仪式歌》(潘彩莲哭歌专集)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出版。10余万字的哭歌被《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选用。如今,《哭丧歌》已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馆店发现“故事大王”

  这是1962年的一天,金山山阳镇上的一家茶馆店里,一个年轻人正在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听者津津有味。听众中,就有任嘉禾。他从金山文化馆闻讯,有位擅讲新故事的年轻人,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那些说书的,就特地从市区赶来。故事名为《说嘴媒人》,反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俗,讲述得有情有节,有悬念、有高潮。年轻人叫张道余,故事会结束,任嘉禾把他请到了市区。张道余对这段往事记忆犹新,他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到了上海群众艺术馆后,任老师他们扛来了录音机,根据讲述录音,写成文字,几经修改,还发表在报纸上。张道余就此一发不可收,后成为享誉苏浙沪的故事大王。

  任嘉禾说,更可喜的是,当时有一批原来拿锄头的农民纷纷拿起笔来写故事,《老队长迎亲》《母女会》《两个稻穗头》等故事通过讲演,一下子传遍了上海市郊。而市区新创作的《○○路》《小铁口改行》等同样很有影响。那时起,全市新故事讲演活动蓬勃开展起来。196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创办了第一个故事刊物《故事会》;少儿出版社创办了第一个少儿新故事刊物《讲故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也特辟了故事节目。

  迎春风创办《采风》报

  1976年后,任嘉禾与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样,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上海民间文艺研究会重新恢复,任嘉禾当选为秘书长。为更好地挖掘民间文艺宝库,创办一份报纸的提议马上得到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和上海工人文化宫的支持。1980年,三家合办的上海《采风》报问世。取之于上海民间文学大海的故事、传说等在沪上引起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新故事还被影视看中了。拍摄《苦恼人的笑》《小街》电影而声名鹊起的新锐导演杨延晋取材于《二十万美元》《二上江城》《洞房佳话》三则新故事,拍摄了影片《两个少女》和《少女和小偷》。另外,《被“释放”的凶手》《黑白汽车》《借妻赴宴》《送上门的千金》《救生良药》等新故事也一一被搬上荧屏。

  新故事创作的实践,不断完善着任嘉禾的新故事理论,不久,他的专著《走自己的路》出版。他主持的一批丛书也相继出版,其中新故事专集有:《被“释放”的凶手》《闯进恋爱角的陌生人》等。

  病后成写序专业户

  没有想到的是,2011年7月,一场癌症将任嘉禾送进了医院,切除了四分之三已经病变的胃。但任嘉禾说:“是新故事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又活了过来,而且很快乐。”

  这场大病没有将他击倒,反而引出他的一个“新作业”——为故事著作写序。因为年事过高,他外出活动少了,但热爱新故事的激情丝毫不减。他打开了书橱,拿出了一本本应邀写序的书籍向我展示:《全国新故事佳作选》《黄宣林讲故事》《张道余作品集》《夏友梅故事集》……后三本是上海三位故事大王的书,特请老师写序。而抚顺故事名家金洪汉先生编完《古今中外故事集》时,也不忘请老友写序。任嘉禾十分认真阅读了编著,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详尽分析了中外故事的艺术风格。

  任嘉禾不唯上,不论资排辈,对年轻故事作者,甚至对中小学生也尽鼓励之能事。他为《华东三省一市“川沙杯”故事精选》《一束玫瑰花——金山山阳中学故事集》作序,为新故事的后继有人而高兴。他还为《带色彩的脚印》《花香彩蝶飞》《艺苑花枝俏》《子丑寅卯辰》《法在我身边》等各条各线故事大赛作品集写序,对各个类型的新故事作出详尽的分析,对创作大有指导意义。《浦东传说》《朱泾的传说》等带有地方色彩的文本也找到他,他一如既往地应承下来。这些对已数十年下乡的任嘉禾来说,驾轻就熟,但他说,我不敢怠慢,往往查核资料、寻根溯源,要花费大量时间。

  看到一篇篇序言随着书籍出版,他像吃了蜜似的高兴。说到此,他哈哈大笑:“我已九十老汉,承蒙不弃,有此成果,心已足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扫一扫
格言
民间故事库的大推手 任嘉禾
不可忽视的珍贵资源
讲故事重传承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0民间故事库的大推手
任嘉禾
2018-10-27 2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