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斋二三事
徐兵
  文 / 徐兵

  顾振乐先生,号乐斋,诗书画印兼擅,沪上艺林耆宿,今百又四岁,犹能执笔书大字,操刀刻小印,真可谓前无古人。我在顾老百岁那年得以拜识顾老,顾老风采雅淡,直如神仙中人,我为之倾心不已,虽时间不算长,但有几件小事印象深刻,略述如下,或可从中了解顾老不凡之处。

  顾老出生于1915年,按中国人算虚不算实的算法,2014年是百岁之年,当年我因为师祖徐璞生先生的《琢斋印存》出版首发,请顾老出席,徐璞生先生生前是顾老老友,故顾老一口答应了。那天我开车,同行有顾公子顺麟先生、王培南教授以及我妻子。我虽然习惯安车当步,但是路盲症严重,顾顺麟先生和我妻子是老上海,熟悉地形给指了条路,王培南教授听到后又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我在想走哪条路合适时,顾老突然发话,说出了一条最佳路线,不用掉头,算好停车路线以及避开拥挤路段,一车人当时服帖,欢乐不已。顾老思路清晰一至于此。

  2015年上海殷商甲骨文研究院要办一份刊物,委托我请顾老刻一方甲骨文印章,以支持推广我国的甲骨文艺术研究事业,顾老一口答应。过了不久,印成,顾老来电命我去取,我一看印文是“归去来”三字,顾老豁达,从自选的印文内容可见。印以细朱文刻成,符合甲文契刻的特点,但顾老刻起来吃力些,不如白文轻松,章法穿插揖让还不失拙趣,确实是好印。顾老说“我这印看上去最多八十岁吧”,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顾老百岁高龄,依然有篆刻创作的激情和能力。以前一般印家六十岁以后有学生代刀是正常现象,顾老则完全无此必要。顾老又拿出几方新刻给我先睹为快,为友人嘱刻,这时顾师母特地过来和我说了一番话,意思是顾老毕竟年纪大了,以后请他写字还可以,刻印之事最好不要再勉强了。这是顾师母唯一一次和我说话,一周后,顾师母遽然离世。而我谨记顾师母的嘱咐,不仅自己不找顾老刻印,周边朋友说起也一再互相告诫,不要麻烦顾老。

  然而顾老自己却是喜欢刻印的。

  2017年重阳节前夕,顾老和高式熊老先生在朵云轩联手举办了“皕夀双青”展,顾老103岁,高老97岁,加起来正好200岁,这样的展事千载难逢,主办方构思巧妙,展事成功,轰动沪上。其中有个创意就是两位老人同刻一方“鹤寿”印,高老阴文刻“鹤”,顾老阳文刻“夀”,阴阳调和,相得益彰。目前在网上偶见此印拓售价1500元。主办者策划二老联展虽有商业的考虑,但客观上推广了海上书画艺术,且笔者感觉二老还是乐意出来为此走动的,只是有负于顾师母的一番嘱托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记忆家园
让生活精彩起来
闲来听松(帛画)
乐斋二三事
同一座校园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晚晴风景A21乐斋二三事 2018-10-27 2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