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汽车业“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雍君
  当前,汽车产业正加快向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面对重大变局,既有顺应潮流、自我调整者,也有行动迟缓、转型不力者;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汽车业的“大浪淘沙”中谁会屹立潮头?

  自主品牌的机遇

  去年出台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申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显然对中国自主品牌是个机遇。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中国汽车品牌不管是市场份额还是产品价位都有较大提升,量变也终将走向质变,自主品牌高端化初露端倪,展露了向上突破、挑战合资的决心,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大洋彼岸的特斯拉横空出世,颠覆了对汽车的认知,汹涌而至的新技术让产业竞争格局不再固若金汤。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占全球份额的47.3%。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寄予着我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梦想,而这也正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绝佳机会。

  如今,一些能够真正沉淀下来造车的自主品牌纷纷健全了研发体系,甚至将触角延伸至全球范围,如长安,分别在都灵、横滨、伯明翰、底特律、硅谷建立了各有侧重的研发中心;吉利在英国、瑞典、西班牙、美国分别建有设计、研发中心;上汽分别在美国、以色列建立创新中心,在泰国、英国、印尼建生产研发基地;奇瑞分别在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设立研究院;北汽分别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合资建设海外研发中心……这一系列的国际化布局,体现出自主品牌对产业变革的警觉和向世界舞台迈进的脚步。

  造车新势力崛起

  毋庸置疑,声量很大的造车新势力是当前汽车业竞争格局中另一个强势参与者。截至2017年年底,新创车企数量达314家之多。通过人才、资本的关卡之后,一部分新造车势力已开始进入实际产品生产阶段。这时,智能制造能力变得格外重要。目前,小鹏、电咖、蔚来的首款产品均已上市,不过,这三家抢占时间先机的企业先期均是代工生产模式。而威马、爱驰、拜腾等从一开始就坚定地自建工厂。在产品生产的攻坚阶段,工厂的智能制造能力会提升整个制造过程的运营效率,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从而获得这一阶段的竞争优势。通过智能制造的关卡之后,造车新势力产品将直面市场,要想走好这一步,并不容易;2018年-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首款产品集中交付消费者的时间段,它们经受检验的时刻到了。

  数据显示,新造车企业可拿到100亿~200亿元股权投资,在这一领域BAT各有自己的布局,百度投资威马,阿里投资小鹏,腾讯则是全面撒网,投资了蔚来、威马等多家新创车企。不过,随着造车新势力进入产品上市的攻坚阶段,后续资本的下注将会越来越谨慎。中国造车新势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生存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一炮而红恐怕危在旦夕。届时这300多家新造车企业,谁能经过重重关卡存活下来呢?也许能够笑到最后者,不是眼下那些表现生猛的企业,而最有可能的是那些走得更稳健的企业。

  寻求新商业模式

  眼下汽车新零售及大数据成为热门话题,汽车流通行业中发生的一系列剧变将会向产业链的下游传导,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汽车后市场也正在成为下一个蓝海,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扎堆入局。如果只守着固有的方式和途径显然行不通,寻求新商业模式已成必然。

  自马云提出新零售这一概念之后,各大电商巨头的战场纷纷迁移到此。汽车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让整体运营更加有效率。从无人零售店到社区零售,再到汽车零售,新零售产业遍地开花——阿里早已着手尝试整合线下门店的服务,打造配件供应链联盟;平安收购知名汽车网站,谋求推动认证品牌配件的制定;太保则启动出险代步车……虽然目前汽车新零售还没形成一个固定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将使前端市场出现剧变,从而推动后市场的变革。

  与此同时,大数据对汽车后市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汽车后市场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新技术大量融入汽车产品,以及消费者更加注重服务过程的体验等,这些都要求汽车后市场企业利用大数据实现更加合理高效的经营管理。

  汽车后市场大数据可以让汽车保险定价更合理、让理赔定损更精准简单;对维修企业与汽配电商而言,可以让配件查找更精确快捷。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还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汽车后市场正在形成新的格局,而有着强大线下基因和产业资源的参与者,必然会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在这一重大变革中,谁先抓住商机,谁就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雍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4版:公告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9
图片新闻
击破价格底线 荣威i5一步到位抢市场
中国汽车业“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未来车市增长有两大动力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增长快
扫一扫
新民晚报汽车周刊A28中国汽车业“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2018-10-31 2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