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在龙津阁
赵春华
  赵春华

  吃过广州好几家饭店了,连始创于1876年的荣华楼我们也去尝了地道的粤菜味道了。那天东方博物馆主周勇说:番禺有个千年古村落叫大岭村的,那里有个农家乐,可去一尝乡村风味。这是一个绝好的主意!

  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大岭村,干净的路,整齐的房,还都是很新的楼房,哪有些许古村落的古韵呀?因为动身晚了,午后两点时分,那家农家乐已关门谢客。我们不免有些失望。沿着河往里走,打听还有没有吃饭的地方。村民遥指榕树深处石桥畔:那边或许有吃。寻寻觅觅,来到石桥旁,只见有七八个老妇人闲闲地坐在一棵细叶大榕树下石条上,不知道在闲话着什么。那棵大榕树盘根错节,根须如网,网住了根部和部分枝干。我问坐在桥栏上的几个男性村民:这榕树有多少年啦?他们很自豪地回答:100多年啦!榕树畔有一桥,大理石上镌刻了文字:龙津桥建于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是番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这桥,使我意识到这村落之古了。通过与村民交谈,方知大岭村人才辈出,曾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九品以上官员有100多人。这让我们惊讶不已,也信服了:这是个有历史底蕴的村子!

  涉过由红色沙砾岩建成的龙津桥,桥畔就是龙津阁,其实就是另一家农家乐。

  龙津阁外一片水泥场地,放着几张桌子,我发现桥这边也有一棵大榕树,与桥那边的那棵大榕树一样高伟挺拔,叶茂枝盛,两棵榕树枝叶相交,浓荫匝地,遮了桥与河及两岸。定了,我们就在密布的浓荫里休息。

  不一会,4个菜先后端上了桌:红烧猪蹄,雪菜墨魚卷,青菜烧皮蛋,还有一个鱼。我看比鲫鱼瘦,比穿鲦鱼长。什么鱼?主人说:鲚鱼,海鲜。举箸试吃,又嫩又鲜,少刺,好吃。那红烧猪蹄,切成小小一块又一块,略带甜味,正合我们上海人口味。

  桌子底下,那只白猫始终睁着眼,舌头伸出来,卷了又卷;两只老母鸡也散步过来了,不时低头啄食着。突然,桌上飘落下一瓣榕叶,青青的,小小的,无声的……我顿时感觉像是神仙般地悠悠然了。

  曾经在枇杷园里用过餐,那是在室内植了树,营造出一份自然的氛围;也在别墅里吃过饭,透着大玻璃,外面是贴着窗生长的花草与雪松等,好像也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而这些用餐的环境怎可以跟今天在大榕树下相比呢!

  阁主说:不去看看村子里的牌坊,还有麻石巷和蚝壳墙?我们不是不想看,实在这边风景独好,风清且轻,阳光从榕树叶缝间洒落下来,温柔又凉爽。对岸榕树下石板上老人们依然在闲话着,不知是话沧桑还是说人情,闲适着,幸福着!岁月静好,时光悠悠。龙津桥畔龙津阁,让我尽享自然又恬淡的生活,真不忍离去。

  女主人在我们饭后给茶杯里又续了水,我们慢慢地啜饮着。突然,有一颗种子吧,跌落在周勇的茶杯里,我们又一次会心地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苹果树被砍倒之后
“真善美”断想
偶尔露峥嵘 (摄影)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五)
食在龙津阁
巡塘镇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食在龙津阁 2018-12-15 2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