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5岁之际,受集团派遣来到马鞍山市含山县,在集团投资的一家铸造公司工作。
初来乍到,同事是新的,工作环境是新的,地域风情是新的……自己犹如一条鱼儿,“漂”在车间、“漂”在办公室、“漂”在街上。就这样“漂”来“漂”去,与员工熟悉了,工作理顺了,休息日可以安心去领略当地风光了。
2016年夏天,当地暴雨不断,一些河道河水快速上涨,情况万分危急。我们公司接到某个镇政府的求援电话后,组织了一支抗洪抢险员工队伍,冒雨驱车前往遭遇险情的圩子。当时,宽阔的河面已经与一侧堤岸相平,有几段几十米长的堤岸垫着几层泥包,看似缓慢的河水仍一刻不停地漫溢过泥包。而堤岸下面,是一大片绿色的稻田,不远处是几十户农宅,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几十位员工在镇政府运来的泥堆下分成三组:一组挖泥,一组装泥,另一组将泥包运到堤岸处,交给有经验的村民。从上午到傍晚,我们的员工在雨中将一座小山似的泥堆装进一袋袋泥包,有的员工嫌雨衣闷热,索性光了膀子挖泥装泥,有的员工穿着粘满泥土的雨靴,将装满泥包的小车一步一步推到堤岸……
完成任务后,作为领队,我带领疲惫的员工撤离了圩子。“漂”在这里,我就这样成为抗洪抢险一员。
我在含山“漂”了五年,今年即将退休,可谓老“漂”了。我们异地投资建设,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公司产值利润逐年提升;同时,积极参与当地公益活动,则是我们沪籍员工“漂”在这里所产生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