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是贵州安顺贫困山区里的一个农民,仗着会做一手好酒酿,20年前挑着扁担,坐绿皮火车,从十万大山上“漂”到了上海,他在我小区对面菜场租摊,开始了自酿自卖的小生意。
我因为爱吃酒酿,于是认识了他。那年老张40来岁,皮肤黝黑,穿着土气,虽然他不善言语,但待客诚恳,全凭酒酿的质量吸引顾客。附近几个超市一天卖不出几小瓶酒酿,而老张做的酒酿每天至少能卖200斤,逢年过节还要排长队买。远在杨浦区的人都会慕名乘地铁到普陀区来买他的酒酿。有一年,老张居然获得一张订单,数百斤酒酿分装好带到了香港,反馈回来的赞美信息让老张颇感欣慰。后来老张把在昆明做酒酿生意的小姨夫妇也招到上海一起干,三个人都是做酒酿的高手,每天起早摸黑,风雨无阻,诚信经营、价廉物美的酒酿摊位成为农贸市场的特色摊位之一。10年前,我去买酒酿时忍不住问老张,生意这么好,发财了吧?老张说大财发不了,脱贫倒是家乡第一个,大瓦房也盖起来了。几个月前,我又得知他小姨的儿子和女儿都大学毕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老张说孩子学费都是靠酒酿赚出来的呀。我说你们如今的日子过得像酒酿,甜甜的。老张笑了起来,说我蛮会比喻的。
一年中,每逢夏季三个月,老张的酒酿摊不营业。因为天热吃酒酿的人不多,他从不卖隔夜的酒酿,把好口碑传下去是他的信念。我只能等待他们国庆期间从贵州“漂”回上海,才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酒酿,尤其是能品味老张他们一路“漂”出的那种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