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上纽大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满意度高~~~
上纽大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满意度高~~~
上纽大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满意度高~~~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纽大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满意度高
毕业生多样化选择体现价值取向
郜阳
  首次有毕业生在公益机构和国际组织就职、10人被世界顶尖高校博士项目直接录取、4人获苏世民等全球知名奖学金、在中国就业毕业生平均年薪较去年增长14%……昨日,上海纽约大学正式发布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去年,校长俞立中曾自豪地给首届毕业生打出120分的“超满分”,那这一次,对这群与学校共同成长的“二年级生”们,他又会给出怎样的评价呢?

  国际家庭 成绩亮眼

  报告显示,上海纽约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254人,其中,中国毕业生143人,国际毕业生111人。他们来自全球43个国家,说着37种语言,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国际大家庭。截至2018年11月30日,143名中国学生的就业率为99%,其中,42%毕业后直接工作;57%选择出国(境)深造,人均获得3份录取通知书。在中国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年薪为13.5万元,较去年增长14%。在毕业生调查中,国际化视野、通识教育基础、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求职技能成为了毕业生自评的四大优势。与之相呼应,在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中,人际沟通、积极主动性、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流被选为满意度最高的五项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8名国际学生留在中国就业或深造,深厚的中国情结让他们留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

  校长俞立中表示,这些亮眼数据背后的故事更值得关注,真正体现了上海纽约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成效,彰显了立足中国的国际化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价值。

  听从内心 学会选择

  去年发布首届毕业生去向报告时,俞立中曾有些遗憾:没有人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任职。如今,这一遗憾被弥补了——这群“二年级”毕业生里首次有人就职于公益组织及国际组织,践行更富于社会与全球意义的职业路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自上海的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叶霖,如今在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APMEN)工作。该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由亚太经合组织发起建立,致力于推动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叶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并帮助企业提出最优关税筹划方案。“我非常感谢在上纽大的四年,学校通过方方面面的指导与鼓励,培养了我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让我们能迅速适应全球化的工作氛围与内容,与来自各国的业界精英进行有效沟通与高效合作。”叶霖表示。

  毕业生孙悦的感言也颇具代表性:我们这一届同学的毕业去向,都是选择最想走的路。读研的小伙伴也会选择最适合自己而非最热的专业。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四年,我们不会互相比较,独特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环境,让我们每个人的履历都各具特色。

  “这一次,我还是为毕业生们打120分。”俞立中说,“我关注的是,毕业生能听从内心的呼唤,思考人生,而不是随波逐流。他们多样化的选择,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为他们点赞!”他希望,上纽大未来能培养出更多走向世界舞台、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都市小区
   第A12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毕业生多样化选择体现价值取向
元旦假期沪公园迎客144.3万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广告A07毕业生多样化选择体现价值取向 2019-01-03 2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