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仙桥忆旧
施之昊
  施之昊

  我不清楚八仙桥名字的由来,它所在的范围约莫是东西从云南中路到黄陂南路段,南北从金陵中路到延安中路附近。一条延安东路高架如同插入八仙桥心脏的利剑,之后上海音乐厅的平移工程与延中绿地的建设,如同把这件利剑拔出。这样八仙桥就彻底被摧毁,消失在今天的上海市地图上。

  我幼时几乎每周末都要去那里,因为我舅公的丈人(我叫太公)就在宁海西路上住,他们每周都要在那里打牌,我便一同前往。在太公家吃个午饭,之后大人们打牌,我就和阿姨们一起在八仙桥玩一下午。去的最多的是沪光电影院。我已经忘记沪光电影院的模样,只记得当时看电影大光明票价最贵,之后便是和平电影院(今和平影都)与它了。并且在老一辈嘴里听说那里应该是在市政建设中被保留下来的优秀建筑。他们说的同样应该被保留下来的还有在那里的吴湖帆故居。海上画派“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齐名,这四位大家均在今嵩山路附近,也属八仙桥“板块”。

  同在嵩山路的还有“大众剧场”,原来是黄金荣的“黄金大戏院”。我在那里看过电影,彼时给人的感觉已经很陈旧了,那里台前幕后的故事在民国作家的掌故里或能找到。宁海西路原来是一条马路菜场,彼时上海菜场多在马路上。那条路上我记忆最深的美味就是“唐记鱼圆”。我看到他们用整条海鳗制作鱼酱,每到春节总要排队购买。

  八仙桥青年会至今还在,掌故家高伯雨记载他一九三二年抵沪,就是住在“新落成”的基督教青年会中。“这时候我住法租界八仙桥新落成两个月的基督教青年会宿舍。”是年高氏二十七岁。

  美味往往能够留住人的记忆,八仙桥也不例外。龙门路武胜路一带有一家做黄桥烧饼的店,这种江南美味今天至少在上海再也没有吃到过。后来得知黄桥烧饼竟然与爱国主义扯上关系,据说是因为黄桥是新四军当年重要的“根据地”。还有的美味就是在近今宁海路金陵东路附近的“新城隍庙”。上海豫园有一个老城隍庙,闻名遐迩。这个新城隍庙是“假古董”,有几个飞檐翘角的建筑,因而得名。在那里有洪长兴与小金陵两家美味。洪长兴涮羊肉店,据说老板尝为马长兴(京剧大师马连良伯父),马氏为回族,凡到上海演戏,总是光顾这家清真馆子。我还记得当时的洪长兴还有一个洋葱头建筑,类似于莫斯科红场那样。

  那里还有一家好吃的地方就是“童涵春堂”。我少时染病,一直吃这家中药店的金银花露,别人都觉得是药,我却觉得很好喝。这家店原来就在音乐厅边,店招是清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陆润庠手迹,陆氏与我同乡,今日所见他的招牌不多了,但是晚清民国年间他可题了不少店招。

  上海音乐厅原本叫南京大剧院,当时民国政府首都在南京,可见其地位,据说宋美龄热爱音乐,故而得名。原来其周围都是民居里弄,只有延安路一面有门,之后造了高架、绿地,再将其平移,背面里弄也拆迁完成。音乐厅就“一丝不挂”地曝露街头。今天看起来也就沧海桑田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还在上个世纪,记得从公交车518路终点宁海西路站坐到闸北延长路上课,那时八仙桥还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美食
书信中的中国魂
2019《五姐妹》
八仙桥忆旧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寒山寺的钟声
柯灵故居(油画)
雨中有风景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八仙桥忆旧 2019-01-06 2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