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杨浦出品、上海淮剧团新创的淮剧《画的画》,让人耳目一新,好像有一股清风从《画》中扑面而来。这出戏在80分钟里,讲述演绎如此情节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活的人物,揭示了如此深刻的主题,实在难能可贵。这将会对全国的戏剧舞台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这出戏的成功首先在于编剧。作为编剧的管燕草对生活有思考,胸中有章法,笔下有文采。从文本上看,它既有文学功底,又有文字功力。讲故事有条有理,写人物栩栩如生,编唱词自然流畅,唱词中还不乏精辟警句、喻世名言,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才是举是根基”等,敲击人们的灵魂。
本剧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此剧是一出带有寓言性质的讽刺喜剧。导演手法很现代,舞台呈现也很时尚,讽刺了一个官迷陈海山,他以画骗官,又找画买官。他先用一幅假画骗取了个县令,还不满足,又要找名画《逐鹿中原》,以献媚皇上,换取更大的官位和权势。此剧的“画”,可谓是“官位”“权势”的代名词。一台人物围绕着《逐鹿中原》这幅古画,各展神态,活灵活现。陈海山的利令智昏,兄嫂陈海峰、刘文莺的正派本分,李进财的善良平和,张公公的奸诈,可谓相映生辉。当哥哥陈海峰看清了陈海山的一心向上爬,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丑恶嘴脸后,不禁后悔长叹:“二十年梦一场,一片心血付汪洋……我当的什么兄长,教的什么文章!”实在令人痛心也发人深思。
本剧的演出样式和舞台呈现,彰显了这个年轻团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大胆创新,是海派文化的精髓。《画的画》的创作者们示求用这种虚拟灵活的小剧场演出形式,争取和培养年轻观众。这种探索是有益的,有效的,也是大有前途的。
《画的画》在河南参加第八届黄河戏剧节,取得了很可喜的成绩。这是一台用心、用情、用功排演出的好戏,好听、好看、好玩。有创意、很新颖。场景转换很灵活,这也体现了戏曲的虚拟性。唱腔也是地道淮剧韵味儿。台词也很接地气,有些词的现挂,比如“下岗”“坐飞机”“喝晕”等都很有剧场效果。
愿创新精神永旺盛,愿探索创新的戏路越走越宽,愿更多的青年观众走进剧场欣赏更多如《画的画》一般别开生面的戏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