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风扑面《画》中来
张锡荣
  ◆ 张锡荣

  近日看了杨浦出品、上海淮剧团新创的淮剧《画的画》,让人耳目一新,好像有一股清风从《画》中扑面而来。这出戏在80分钟里,讲述演绎如此情节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活的人物,揭示了如此深刻的主题,实在难能可贵。这将会对全国的戏剧舞台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这出戏的成功首先在于编剧。作为编剧的管燕草对生活有思考,胸中有章法,笔下有文采。从文本上看,它既有文学功底,又有文字功力。讲故事有条有理,写人物栩栩如生,编唱词自然流畅,唱词中还不乏精辟警句、喻世名言,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才是举是根基”等,敲击人们的灵魂。

  本剧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此剧是一出带有寓言性质的讽刺喜剧。导演手法很现代,舞台呈现也很时尚,讽刺了一个官迷陈海山,他以画骗官,又找画买官。他先用一幅假画骗取了个县令,还不满足,又要找名画《逐鹿中原》,以献媚皇上,换取更大的官位和权势。此剧的“画”,可谓是“官位”“权势”的代名词。一台人物围绕着《逐鹿中原》这幅古画,各展神态,活灵活现。陈海山的利令智昏,兄嫂陈海峰、刘文莺的正派本分,李进财的善良平和,张公公的奸诈,可谓相映生辉。当哥哥陈海峰看清了陈海山的一心向上爬,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丑恶嘴脸后,不禁后悔长叹:“二十年梦一场,一片心血付汪洋……我当的什么兄长,教的什么文章!”实在令人痛心也发人深思。

  本剧的演出样式和舞台呈现,彰显了这个年轻团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大胆创新,是海派文化的精髓。《画的画》的创作者们示求用这种虚拟灵活的小剧场演出形式,争取和培养年轻观众。这种探索是有益的,有效的,也是大有前途的。

  《画的画》在河南参加第八届黄河戏剧节,取得了很可喜的成绩。这是一台用心、用情、用功排演出的好戏,好听、好看、好玩。有创意、很新颖。场景转换很灵活,这也体现了戏曲的虚拟性。唱腔也是地道淮剧韵味儿。台词也很接地气,有些词的现挂,比如“下岗”“坐飞机”“喝晕”等都很有剧场效果。

  愿创新精神永旺盛,愿探索创新的戏路越走越宽,愿更多的青年观众走进剧场欣赏更多如《画的画》一般别开生面的戏曲作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美食
方言话剧卷土重来,缘何?
年度大展必须有的关键词
清风扑面《画》中来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A17清风扑面《画》中来 2019-01-06 2 2019年01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