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慢阻肺治疗误区 钟南山院士来支招
潘嘉毅
  数九寒天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时节。慢阻肺可防可治,但是如何避免慢阻肺治疗误区,从而有效地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针对慢阻肺治疗中的常见误区提出了他的建议。

  误区一:忽视早期症状,等到症状加重才去医院就诊

  建议:高危人群做肺功能检测,确诊后及早治疗

  慢阻肺,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气流进出肺部受限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慢阻肺在早期阶段可能无症状或出现轻微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伤50%以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由钟院士牵头的一项针对早期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慢阻肺患者进行的用药干预研究显示,使用长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原研药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同时观察到肺功能下降速率有所减缓。

  钟院士建议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或暴露于粉尘颗粒等污染环境)到正规医院做一次肺功能检测,如果证实是慢阻肺,就应该及早接受治疗。

  误区二:只在症状严重时用药,症状缓解擅自停药

  建议: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用药

  而对于已确诊的慢阻肺患者,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治疗慢阻肺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即使症状缓解了,不意味着没有急性加重的风险,更不意味着病已痊愈,切记不可擅自停药。

  目前已证实抗胆碱能药物对于治疗早期慢阻肺的效果是确切的,能改善症状和减少急性加重,还存在延缓疾病进展的趋势。

  然而,由于疾病进展或者确诊太晚等原因,目前不少患者仍存在疾病控制不佳,导致症状持续或发生急性加重,因此需要使用一种以上的支气管扩张剂。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两种支扩剂可实现机制互补,协同增效,进一步改善慢阻肺的气流受限。

  误区三:嫌吸入型药物不方便,宁愿不用

  建议:选择使用能够稳定递送药物的吸入装置

  由于慢阻肺患者多为老年人,手脚往往不太灵活,而目前主要的慢阻肺治疗药物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吸入装置给药。传统的吸入装置例如干粉吸入剂,需要患者用力、快速地吸气配合,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本来就呼吸困难的慢阻肺患者来说,要求较高。在实际吸入过程中,经常存在没有吸到药物,或者吸入药物的剂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从而影响药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吸入装置,如独创的软雾吸入装置,它能主动喷雾、气雾速度慢、气雾运行时间长,所以能够更为稳定地递送药物并易于患者吸入,确保了高效的肺部沉积,也有利于保证药物的疗效,是老年患者和长病程患者的选择。          潘嘉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二维码
走出慢阻肺治疗误区 钟南山院士来支招
创新“双靶”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高血压老人冬季防范要则
AI助力眼底筛查做好基层慢性病管理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走出慢阻肺治疗误区 钟南山院士来支招 2019-01-07 2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