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为此,浦东新区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村)委为起点,按照“城市化地区”“城镇化拓展区”“远郊地区”的人口密度分类,结合交通路网现状,在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内,首先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及体育等社会事业5个领域、21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从现场会上了解到,今年起,浦东新区将在“1.0版”的“15分钟服务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领域,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菜场)、公园绿地、交通设施(公交站点、轨交出入口)共3大类5项设施也纳入“15分钟服务圈”,强化数据共享衔接,确定相应的配置标准。同时,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结合自身特色,丰富“X”相关内容,力争早日实现“1.0版”的“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升级为2.0版的“悦享生活15分钟服务圈”。
和“普惠型”的“1.0版”不同,记者发现,除了人们常见的服务设施外,“2.0版”的15分钟服务圈还将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服务圈方案。比如,对于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规划设计了服务圈的“特殊版”,为科技从业人员量身定制包括图书馆、共享会议室、健身房、共享实验室等设施,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助力张江科学城实现“从园到城”的转变。
同时,对许多有共性的“老大难”问题,如老旧小区停车难、公厕、幼托等,服务圈也将充分运用大数据,盘活单位、社区、企业的公共资源,力争在资源共享平台上“破题”。
下一步,浦东还将制定“15分钟服务圈”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搭建用于检测设施配置缺项的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推进36个街镇的“一镇一策”及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