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案又有新进展。微信公众号“天津日报”1月7日消息,记者从“权健事件”等联合调查组获悉,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近两周来,“权健事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家企业长期饱受质疑,仍然“屹立不倒”,还积聚起了大量财富。1月1日,公安机关对其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如今,其“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人被刑事拘留。在这样的态势之下,“权健事件”将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人们拭目以待。
随着权健案的不断深入,保健品市场的乱象也被集中曝光。一些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或是把“疗效”吹得神乎其神,甚至忽悠得患者放弃正规治疗;或是与消费者大套近乎、嘘寒问暖,又是“专家会诊”,又是“免费体检”,又是“免费旅游”,套路重重,让消费者深陷其中;或是以会议营销、销售返利等形式,骗取钱财,搞起“传销”勾当……种种乱象,坑害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已成公害。一些老年人把多年积蓄用于购买保健品,去世后留下一屋子瓶瓶罐罐,子女徒唤奈何。
2018年12月20日,公安部通报称,2018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保健品诈骗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对于市场乱象,必须持续予以严厉而精准的打击,同时也要重视源头治理、提升监管效能,让保健品市场的日常监管硬起来,否则集中整治期过去,各种乱象难免死灰复燃、重新抬头。
对于健康,人们总是有着美好向往,尤其到了老年阶段,更是对身体健康有了迫切需求。一些人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向往和需求,夸大其词,乃至坑蒙拐骗,将普通产品包装成“神药”“神器”,以获取暴利。何其可憎!对此,一方面要提升普遍的科学素养,加强警示教育;另一方面,法律的武器、法治的手段更须加强,消除相关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升级监管理念、机制和方法,才能使市场乱象不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