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78%,汽车消费已是社会商品消费的顶梁柱之一。正因如此,汽车消费一“咳嗽”,全社会消费就“感冒”。2018年5月起,汽车零售总额增速负增长逐月加深,11月负增深至10%。“受该月汽车销售下降和石油类商品价格回落,拉低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0.7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如是分析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纠结的低迷车市,已成为业界乃至国人关注的热点,日前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传出重要信息:“提振车市信心,稳住汽车消费”,是2019年汽车市场建设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提振汽车消费信心
信心是金。2018年车市负增长,是前两年“透支”下的回落,车市遇上“天花板”(即需求峰值),被悲观情绪影响而信心不足。其实,车市“透支”下的回落,只是时间上的调整,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峰值远未到来。《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关于汽车保有量的峰值分低、中、高三档预测值,低峰在2035年,3.0亿辆;2018年9月底,汽车保有量2.35亿辆。可见,新车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8年我国GDP有望达到12万亿-13万亿美元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4亿人;2017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8.52%,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1000亿元新增消费需求;无论消费观念还是购买能力,90后、00后等崛起的新生代,将成为汽车消费主力,“提高生活品质和显示价值取向”,是他们购车的主要动机,他们在购车族中之占比提升很快,《2017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联合尼尔森市调公司共同推出)显示,新生代购车占比,2017年由2014年的17%升至25%,2020年将达到45%。
提升汽车消费途径
“将从汽车流通全链条着眼,积极推进汽车流通改革,推动汽车市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稳住汽车消费。”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郑书伟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
新车方面,修订后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后,阿里巴巴、苏宁等电子商务领军企业抢占先机,积极开展汽车零售业务。新的一年,商务部将进一步促进汽车超市、汽车卖场和融资租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平行进口汽车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受到冲击,2018年销量为试行以来首次下滑。海关总署将保税仓储期限由原来的3个月调整为不设仓储时间,以减轻车商运营压力。商务部已将试点口岸由9个扩至17个,使平行进口便利化。
二手车方面,2018年二手车交易量有望突破1300万辆,连续第3年创历史新高。个别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二手车“限迁”可能“回潮”,影响二手车市稳定发展。商务部考虑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严防“限迁”回潮。“国三”淘汰加速和“治超”力度加严,利于二手车市场,拉动新车辆置更新。
报废车方面,2018年前11个月汽车报废146.9万辆,同比增长15.1%,预计全年可超160万辆。商务部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范行业管理,放开报废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和车架“五大总成”的再制造再利用,既加快老旧车报废更新,又引导循环经济发展。
后市场方面,包括汽车改装、汽车维修、汽车旅游、汽车赛事、汽车文化等服务,商务部将研究促进后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深挖后市场潜力,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汽车出口方面,我国汽车产量虽全球第一,但出口量占产量之比不足5%,远低于主要汽车生产国。狠抓汽车出口市场,这也是建设汽车强国的题中之义。我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FTA(自贸协定),FTA战略核心是降低关税、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为汽车产品和汽车资本“走出去”,创造了更好的贸易和投资条件。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市场空间很大,需求层次较多,也为中国车企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特约撰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