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救命药如何让更多患者受益
  最近,全国各地先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患者陆续用上了降价后的抗癌药。作为一种定价方式,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效果明显。如何建立常态机制,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8年6月,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财政部等启动了目录外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工作。经过与企业的谈判,有17种药品谈判成功,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

  ——《人民日报》报道。

  “这个政策真惠民!”

  ——杭州市民张强说。张强6年前查出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和病友反映用伊布替尼效果最好,但每月4万多元的费用,对他来说无疑是用不起。如今,浙江省把伊布替尼划进医保后,他需要支付的费用每月降到3000多元。

  “截至1月3日,在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1386家医院中,绝大部分都已根据需要采购了抗癌药。目前全国已经使用的抗癌药多达60余万盒,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用药负担。”

  ——昨天,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在国家卫健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这些谈判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比如阿扎胞苷,原来2000多元1支,14支一个疗程,现在每支降到1055元;骨髓瘤用药伊沙佐米,原来每盒2.7万元,现在降到1.4万元左右,也降了近一半,比在境外购买还便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洁说。

  “这些专利创新药品疗效确切,经过谈判纳入医保,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如今,创新药物越来越多,临床疗效也越来越好。17种谈判药物均有非常明确的临床试验结果,临床价值很高。应该说,好政策给患者带来了福利,也给国内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机会。”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说。

  “2018年中国批准48个全新药品上市,以抗癌药、抗病毒药居多,大大丰富了癌症治疗的选择。”

  ——1月9日,国家药监局透露。

  “谈判结束之后,还要建立配套机制进行衔接。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各地明确抗癌药使用不纳入‘药占比’考核,这需要操作更加细化;二是开通社会药房渠道,医院开出药品,患者到社会药房购买,医保与药房结算。与临床使用衔接,建立公立医院与社会专业药房的‘双通道’供应保障机制,让广大患者能买得到、用得上,确保参保人对谈判成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丁锦希说。

  “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对谈判药品执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与合理用药需求。”

  ——近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

  “在医保费用方面,17种国家谈判的抗癌药物费用不纳入总额控制范围,对合理使用的费用按规定单独核算保障;在医疗机构使用方面,要求有登记肿瘤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和各级肿瘤专科医院,根据临床需求及时配备谈判药品,而且要求每周要报送采购和使用进展。”

  ——抗癌药纳入医保后如何确保患者用得上?宋树立对此表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老建筑的可持续保护
声音·八方
救命药如何让更多患者受益
新民晚报要闻A03救命药如何让更多患者受益 2019-01-11 2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