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华二初级中学
八(2)班
妈妈看着我,等我做出回应。可我的心却像扭成一团的麻绳,不知从何解开:妈妈说得对,上初二了,学习要紧,把书法放掉吧;哦不,难道书法不是我想要的么,它可是我坚持已久的兴趣爱好,可时间……淡黄的阳光柔柔地洒下来,仿佛又看见那铺着的雪白的宣纸,幽幽的墨香在空气里氤氲,那么恬静美好。我能放弃吗?
我想起初学隶书时的情景来。开始我自以为楷书写得不错,那字形扁扁、结构平正的隶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哪知“成如容易却艰辛”,我写了一些,可老师却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隶书结构死板,笔画软而无力。回家后仔细对着原帖练了几沓宣纸。老师仍是摇头,说,字形好了些,但还是没有那种韵味。我听他一说,似那学诗的香菱,有些灰心,可暗地里却较上了劲。我极认真地临写着,看着,思考着“这里笔画粗细是有变化的,下面的一横要写出蚕头燕尾”;一张又一张地写着。经过一个暑假的苦练,仿佛是不经意间,我感到自己笔画厚重古朴了好多,也有了不少醇厚的隶味。老师微笑地点头,为我打了大大的两个五角星。我快乐极了,感到只要努力练习,有何困难不能迎刃而解呢!
那时的我是多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啊,而当突然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是何等让我欣悦啊!难道我便放弃我爱的书法吗?
那些深藏在心底的画面一帧帧重现;我端坐在桌前,手持毛笔挥洒着飘逸的行书,心中沉静了,忽然就懂了王羲之“群贤雅集、流觞曲水”的幽情,悟了“翩若惊鸿、娇若游龙”的晋韵;还有一幕是老师教导着我们“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艺术境界……我如痴如醉地听着,思索着这是否也是人生三大境界,规矩到成就,最后又归于了悟的淡然……书法是我的爱好,我在其中砥砺前行,让我感悟颇多。它正是我想要的啊!我对妈妈说:“我想要坚持书法!我会协调好它与学习的关系!”妈妈很吃惊地望着我,最终也同意了。
有趣的是,我依然坚持着书法,学习反而更好了。更重要的是,我很快乐,也很满足。我懂得了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也感到了为它执着是怎样一种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