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座城市需要笑声
毛猛达
  毛猛达

  回望2018,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圆梦。圆了我在退休前就信誓旦旦要实现的那个梦——做一台久违了的独脚戏,让老百姓真正投入地笑一次。当然,这要感谢这个鼓励文艺创作的好时代,也要感谢政府相关部门、感谢《新民晚报》这张阿拉上海人从小看到大的报纸的支持。

  从年初和剧本撰稿梁定东“头脑风暴”,到酷暑天和老搭档沈荣海“闭关”修炼,为了这台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我和沈荣海两个加起来130岁的“五零后”忙活了整整一年,其实,这念头早已在心里盘桓了将近十年。原本我最遗憾的,就是没能在退休前留下一台独脚戏作品,如今总算是对自己有了交待。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现场效果这么火爆,观众这么喜欢,估计我们这两辆开足马力的老火车是停不下来了。

  现在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每天都能听到来自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的好消息。我们从中秋首演至今,始终爆棚。就在前两天,这台独脚戏的制作——艺动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霈霖还给我打电话,说今年三轮共20场演出创下了550万票房,1月17日就要开启的第四轮演出票老早卖光了,现在就连春节期间第五轮新春档演出票都紧张了。

  还记得那次研讨会,专家们都劝我们要保存实力,不要每次都说上3个小时,但我和沈荣海看着下面期待的脸孔,老是忍不住想要把所有好笑的包袱都抖出来。作为一个独脚戏演员,还有什么比看到观众乐开花的脸和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更开心的事情呢?

  《石库门的笑声》之前三轮的反响给我最大的震撼和启发,坚定了我们对独脚戏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下时代的市场信心。独脚戏真的不缺观众,反而有着很多市场空白等着我们去填补。在演出现场,虽然不少都是中老年观众,但每天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八零九零后走进剧场,他们有的是陪伴父母长辈前来,更多的则是同学、同事结伴而来,而且这个年轻的群体正随着这台演出的口碑效应而日益扩大。

  当然,一台独脚戏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求变求新是不变的真理。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围绕这一主题,从上海石库门出发,全面展现上海从硬件到软件、从金融贸易到文化生活有了360度的变化。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创作团队也会与时俱进更改主题,更换不同的内容和节目。

  很感激大家对我们这部作品的支持,2018年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不但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孵化项目,后又得到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年末时又获得了国家文化基金的项目资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珍惜这份支持,让项目更健康良性地发展,让“石库门的笑声”传得更广、更久。

  十日谈

  新年新愿

  责编:殷健灵

  用芭蕾语汇来表达,始终坚持古典芭蕾和当代芭蕾并进,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腊月酿酒
梦牵魂绕的地方
大家典范自千秋
说拉丁化新文字
罗马尼亚的城堡雪夜(重彩画)
这座城市需要笑声
补空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这座城市需要笑声 2019-01-14 2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