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韩德
上班时不大做家务,以致退休之后,在家务活中,拿得起的竟寥寥可数。于是拣最简单的下手——揩;工具——揩布。莫看“揩”似乎简单,却是家务中之不可或缺,且又烦,高手如太太不屑为,儿子则不愿为;那么就由我来。
首先得明白揩的意义。揩,实在是关系到家的“清扬”。“清扬”两字,《诗经》里是指人的脸上眼睛眉毛这一重要部位,那是人的脸面、神采所在,所谓“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窃以为,一个家庭之品位,不在豪华不在气派,唯在一“净”字。净则明,净则雅,净则可人,净则宜居。清代大文人李渔说:“处士之庐,难免卑隘,然卑者不能耸之使高,隘者不能扩之使广……净则卑者高而隘者广矣。”
小时候,我家住浦东小镇,本地老房子,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但是,母亲是个勤快人,把家里料理得山清水秀,地板总是擦到微微发白,桌面晶亮,普通的旧家具,因洁净而让人心生喜欢。里弄评五好家庭,我家总在榜上,小组长推荐时,就一句话,“伊拉屋里实在是清爽得。”
我虽然远不及母亲之多面手,但专攻一揩,也有可观。我的揩,是由重点而向一般展开。重点是每天屡揩之,一般的地方则无妨数天一次或者每周揩一次。
重点之重点,为家中水龙头,厨房间卫生间的水龙头,包括淋浴花洒。家之“清扬”,即在此矣。据我观察,无论是私家居处,还是公共场合,凡水龙头明光锃亮,耀人双目的,其他之处肯定也是窗明几净,干净透亮;凡水龙头灰暗无光,甚至锈迹点点,水迹斑斑的,其余之处不必细察,绝对干净不了。检查卫生状况,先查水龙头,足矣。我家的水龙头,每天至少用干布抹擦三次,务必使其成为“明亮的眼睛”。毎枚水龙头,只要花上1分钟而已。
次重之点,煤气灶。煤气灶担负一日三餐之烹调,处于油烟水汽之中,清洁的担子最重。所以绝不能有懒惰之意,想十天半月来个大扫除,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时间稍久,便积垢难除,必须每次烹调之后,在饭后洗碗之际,同时清洁揩抹煤气灶,才能洁净如新,光亮照人。不可疏忽而须同时揩抹的,还有脱排油烟机之表面。其实每天三次,并不费力,稍加揩擦,用5分钟即可闪闪发亮。
再者则是性情之所在了,揩红木桌椅。那纯粹是为了赏心悦目。红木家具即使略有灰尘,也依然显得深黝稳重;一旦抹净,那种暗红亚光的含蓄之美,真使家具爱好者如在下,如饮醍醐,满心欢喜。
有一次元旦之前,家主婆请了电视广告里的一家保洁公司派员上门,搞大清洁。来者是清洁行家,换好鞋套就朝卫生间、厨房间跑,这与我的思路完全一样。很快就传来她的赞叹和大声表扬:“水龙头太干净了!煤气灶太干净了!”
这是专家的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