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一般情况下,流感具有自限性,1-2周时间会自愈。专家表示,普通人感染流感并没那么可怕,但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要当心流感引起的并发症,例如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妇产科主任刘敏表示,孕产期妇女一旦确诊流感,千万不能“硬扛”,早发现、早治疗,是对付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孕妇感染后,目前尚无报道可发生垂直传播,但孕妇合并流感的症状如发热、缺氧、感染性休克等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患流感的产妇分娩后应避免直接接触新生儿,恢复期的产妇应戴口罩,以防新生儿感染;隔离期间,可将母乳吸出,由他人代为喂养;奥司他韦不会影响母乳质量。
寒假来临,儿童集体活动减少,根据往年规律,感染流感的几率将有所降低。但许多孩子寒假仍在校外机构学习,因此仍要注意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专家介绍,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鼻、眼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情,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尽量避免触摸眼、鼻、口)要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人、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状态。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范忭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