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界人士送别“慈善之星”董兴茂
王蔚
  昨天上午,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前往西宝兴路殡仪馆,送别83岁的董兴茂老人。他们中既有沪上多所知名高中的现任校长和老校长,也有普通教师,更有曾经受到过老人帮助的人。一位退休老工人,怎么会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教育界又为什么那么缅怀这位老人?

  从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当学徒工,到后来在党组织关怀下成长为一名优秀工人,并与工友们合作研发出新型缝纫机自动包装机,董兴茂说,自己是在党和国家的哺育下过上幸福生活的,因此,更有义务尽己所能回馈社会。退休后,董兴茂“妇唱夫随”,跟着妻子倪美琪老师于1993年创办了爱的教育研究会。“我虽然挂着研究会秘书长的头衔,但其实就是个跑腿的,做具体事务性工作。”他说,自从接触了这份工作,就愈发感觉教育需要爱,学生需要爱,教师需要爱,社会更需要爱。

  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的上海教育,爱的教育研究会无疑书写了浓重和精彩的一笔。1994年,第一届“金爱心教师奖”评选在全市基础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这也是全国首次以“金爱心”命名为教育付出拳拳之心的教师。以后,由爱的教育研究会、市慈善基金会、新民晚报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金爱心教师奖”和“金爱心学生奖”两大民间评选,一年隔一年轮流在沪颁奖。爱的教育研究会也成为拥有一个以数十所知名示范性高中为核心的“校长智库”,每次举办大型活动,许多校长再忙也会赶来参加志愿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如今全市已有4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加入“爱的教育”大家庭。2011年,爱的教育研究会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评为“慈善之星”。

  “情系学子播撒爱 无私奉献诠释爱”,这是久隆模范中学送给董兴茂倪美琪夫妇的一幅锦旗,也是对两位从事爱的教育长者的褒奖。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高发季节仍需做好防护
法治是上海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
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卡通小猪拜年迎新岁
过年前冷空气不断
各界人士送别“慈善之星”董兴茂
新民晚报要闻A06各界人士送别“慈善之星”董兴茂 2019-01-26 2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