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梨园光影——上海戏曲舞台四十载摄影作品展”在浦兴戏曲文化园浦兴雅韵举行。透过摄影师祖忠人的镜头,40年光阴荏苒被浓缩在一张张老照片中,任凭岁月流逝,那被定格的动人瞬间,却从未走远。
薪火相传
被温润儒雅的昆曲“第一女小生”岳美缇迷得痴痴傻傻的戏迷们,何时曾见过偶像这般乖巧模样?大概也唯有在恩师俞振飞面前,她才永远是那个率真憨直的小女孩。
在摄影展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张岳美缇为恩师俞振飞化妆的照片,格外让人感动。照片中的俞老微微仰着头,岳美缇提着笔,悉心为老师描眉。这张照片抓拍于1991年4月兰心大戏院的后台,当时正是“纪念俞振飞舞台生活70年”专场,90岁高龄的俞振飞登台演唱《贩马记》,这也是俞老最后一次舞台亮相。
岳美缇回忆:“那时的老师,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演出时他却坚持要彩唱。小生上台要穿高靴,老师年纪大了,担心他步子跨不大,我们还特地找了双不那么高的靴子。”那天的演出,俞老虽不过短短几句唱,却让许多“见证者”至今难忘。因为那段表演中融入了俞老对昆曲所有的爱,以及对学生后辈们的无限期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昆曲远不似如今红火,可说是剧种最低迷的时期。已是高龄的俞振飞,为着剧种复兴始终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他坚持带我们到各地去演出,哪怕有些演出规模很小;他从不拒绝别人邀约的题字作画,每次去看他总有‘字债’要偿。”时至今日,岳美缇愈加明白,老师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昆曲的推广,为了他们。
看着老师年纪这样大了还要这样忙碌,岳美缇也曾苦劝过,老师当时的一句话让她至今印象深刻:“老师说,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昆曲了,但好在他们还认得我,我要趁这个机会,带着你们多多去演出,去见人,这样以后他们才会认你们,昆曲才会有将来。”
“盛时新响,应喜后来居我上。老健还加,愿作春泥更护花。”1982年,昆剧大师俞振飞曾题《减字木兰花》一首赠上海昆剧团,而如今,蔡正仁、岳美缇等昆大班的弟子们也都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老师的这份心愿、这份嘱托。
往昔记忆
随着《霸王别姬》《曹操与杨修》等一系列京剧经典被搬上大银幕,越来越多的戏曲电影成为京剧圈粉利器。而上海京剧院的《贞观盛事》是目前入选“京剧电影工程”项目的唯一一部新编剧目。昨日的摄影展上就有京剧《贞观盛事》的照片,照片中,尚长荣饰演的魏征和关栋天饰演的李世民正“斗智斗勇”。《贞观盛事》首演于1999年,生动展现了一代明君贤臣携手开创盛世的场面,是上海京剧院的新创代表作之一。昨日,就有才看了京剧电影的戏迷饶有趣味地研究着照片中的情景,笑说:“1999年第一次看《贞观盛事》,真是没想到京剧还能这样演,很多处理就当时来看真的是很潮了。”
此外,在摄影展的照片中,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身影。拍摄于2002年《盛世越苑迎盛会》演出现场的一张大合影中,从左至右,毕春芳、金采风、戚雅仙、傅全香、袁雪芬、徐玉兰、范瑞娟、王文娟、张桂凤、张云霞、吕瑞英……越剧各流派创始人站成一排,“越剧姐妹”笑颜如花、齐聚一堂。有越剧迷翻拍了这张难得的合影,唏嘘道:“不过短短17年间,照片上的老艺术家们走掉了一大半。”
而另一张姚慕双和周柏春在表演独脚戏《说英文》时的演出照也勾起滑稽迷们的伤感:“想想当年的姚周,真是滑稽顶峰,就是看看照片,伊拉一搭一唱的模样,周柏春老师那种肉里噱的表演,还是让人忍不住从心里笑出来。”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