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童双春和李青家的电梯装上了没有?究竟卡在哪里?两位人大代表昨天实地走访并再次呼吁——~~~
童双春和李青家的电梯装上了没有?究竟卡在哪里?两位人大代表昨天实地走访并再次呼吁——~~~
童双春和李青家的电梯装上了没有?究竟卡在哪里?两位人大代表昨天实地走访并再次呼吁——~~~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双春和李青家的电梯装上了没有?究竟卡在哪里?两位人大代表昨天实地走访并再次呼吁——
让“老房加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邵宁
■ 吴坚和胡晓丽两位代表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田林九村,了解童双春(左一)家加装电梯的需求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摄
  在今年上海两会上,“老公房加装电梯”可以算是最热的民生话题之一。无论是政协委员的发言、询问,还是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提及数量都远超历年。准确地说,这项工作应该是“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不过,上海的多层住宅中,售后公房占大部分,并且,老公房里的高龄“悬空”老人数量更多,对电梯的需求更为迫切。

  浦东代表团的吴坚代表和徐汇代表团的胡晓丽(秦畅)代表都长期关注这个问题。吴坚代表去年曾赴静安区华怡园小区现场调研并提交代表建议,希望由政府主导实施,制定计划分批推进这项工作。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两位代表就该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还向记者问起本报曾报道过的童双春和李青两位滑稽戏老艺术家的近况。“童双春和李青家的电梯装上了没有?”“还没有。”“究竟卡在哪里呢?”“还是实地去看看。”

  缺少牵头人 加梯没法启动

  昨天中午,吴坚和胡晓丽两位代表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田林九村。这是一幢典型的老公房,而且楼层很高,六楼相当于普通楼房的七楼。走到六楼,两位代表已经气喘吁吁了。

  “童老,您是哪年搬到这里的?”胡晓丽问。“1986年8月。”童双春记得很清楚,“房子是文化局分给有一定贡献的文艺工作者的。李青比我早一年搬过来,当时我住在黄浦区,我们两个搭档演出,因为要分头接,路上来不及。所以第二年我也就搬来了。”李青就住在童双春的楼下。当年舞台上的好搭档,现在是饱受爬楼之苦的“难兄难弟”。李青已86岁,身体不好,所以很少下楼。

  “那加装电梯工作有没有启动?”吴坚问。“没有啊。”童双春无奈地说。不少邻居、观众、文艺界的朋友从媒体上知道了他的情况,遇到他就关心地问:童老师,你们家电梯装好了吗?但好几年过去了,电梯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去年,上海市房修协会副秘书长江传胜也来童双春家实地察看过,表示虽然这栋楼结构有点特殊,但可以加装电梯。

  童双春说,他们这幢楼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人牵头。楼里基本上都是老人,这一系列协商、征询、盖章的事,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方面,街道、居委可以做些工作。”胡晓丽说。

  不过,最近也传来一个消息:隔壁的田林十村有好几幢楼都启动了加梯前期工作。“等他们装好了,或许我们就有希望了!”童双春说。胡晓丽记下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表示回去就向徐汇有关部门了解一下情况。

  制定时间表 让市民可期盼

  在回会场的路上,吴坚很有感触:“童双春的情况在上海非常典型。在1986年,这套政府分配给他的老公房是很好的。但他现在85岁了,再来爬楼,显然不合适。对于这样一位有贡献的老艺术家,我们该怎样来保护和帮助他?”吴坚表示,社会上还有许多因为福利分房而住在老公房里的老人。政府能不能在这方面加快速度,推出有力、实质性的举措,来帮助老人达成心愿?同时,他在提交的代表意见中,再次呼吁把为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即使2019年不行,那么2020年、2021年能不能列入?“如果有了时间表,市民就可以期盼了!”

  “这项工作上海在逐步推进,到去年底,全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立项的有298台,已竣工电梯61台。不过,对于上海近20万栋多层住宅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为此,胡晓丽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凡是加装电梯成功的居民楼,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居民区党组织。那么,上海各街道应当把这项工作纳入对基层居委会的考核内容,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第二,目前相关规定中“明确反对意见”成为加装电梯的拦路虎,这反对意见究竟有无道理?是否正当?建议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士、人民调解员参与的统一评议机构来给出公正的评价。第三,政府部门选择有经验的大型电梯企业、建设单位,对加装电梯开展规模化运营,使之成为这项工作的主力军,这样可降低成本,也有利于行业规范化。

  别让一票否决成“懒政”借口

  老房加梯事关民生,在今年市人代会上,许多代表就加快推进此工作大声疾呼。沈群慧代表在长宁区建交委工作多年,见证了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在长宁区从无到有,再到走在全市前列的全过程。去年,长宁区加装电梯竣工和立项37台,占全市80台完成量的46.25%。“加装电梯工作和老百姓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沈群慧坦言,据不完全统计,长宁区目前能够加装的住宅小区就有9380幢,现在的加装速度远远不够。在她看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做法不科学,审批障碍多;任务落实不实,各区的推进力度不一;审批程序多,耗时长。

  是否该把加装电梯列入政府实事?沈群慧代表的看法和吴坚代表是一样的。她说,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全市层面上加大统筹和推进力度,对每个区落实考核指标,把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年度实事工程,结合成套改造、城市更新、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做到成片规划、成片推广,对有条件的区实现应装尽装。同时,先行先试,转变审批方式。

  对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票否决”的情况,沈群慧代表认为,加装电梯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符合大多数群众利益。既然是为百姓办的实事,那么就不该存在“一票否决”的政策规定。建议将沪建房修联〔2016〕833号文件中“其他业主无明确反对意见”一条予以删除,突破审批上的障碍。不要让有关审批规定,成为“懒政”的借口。 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8版:专版/新民楼市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综合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大虹桥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夜上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汽车周刊
   第A3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0
让“老房加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引入评估让政策真正接地气
统一规划红色基因“石库门”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5让“老房加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 2019-01-30 2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