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从柬埔寨押解回沪的犯罪嫌疑人,涉嫌一起亿元案值的特大制售假烟案。这也是我国首起跨国制售假烟案件。上海警方在公安部“猎狐行动”办公室的组织指挥下,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先后在柬埔寨和国内抓获以施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47名,缴获大量制假设备及成品假烟,涉案总金额超过1亿元。
谁能想到,这起案件的线索,竟藏在上海静安区一个不起眼的小烟杂店中。
去年1月,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家烟杂店涉嫌销售假烟。警方对店主调查后发现,这家烟杂店销售的假烟来自于两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和刁某。两人在本市住所内非法存储并运输、销售了各类假烟数千条,初步估算金额达到260余万元。
警方并未就此轻易结案,而是继续追踪溯源,会同上海烟草专卖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调查。经专案组深入侦查,警方逐步挖出了一个以犯罪嫌疑人施某、沈某、孙某、谢某等人为主要成员的跨国生产、运输、销售假冒知名品牌香烟的犯罪团伙。
以上海人施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首先浮出水面。让警方意外的是,这个团伙并不简单。原本从2016年至2018年2月的时间里,施某一直在福建、广东等地开设地下工厂生产假烟。但随着国内不断加大打击涉假犯罪力度,施某等人从2018年2月开始,逐步将生产加工工厂转移到了国外。
这个团伙组织架构严密,分工明确,有财务部、技术部、采购部、销售部、生产部、运输部等多个部门。犯罪嫌疑人施某还伙同沈某等人在柬埔寨开设了地下印刷厂,大量印制假冒卷烟包装材料,并由犯罪嫌疑人谢某在当地开设另一家地下工厂,专门包装成为成品假烟,最后将成品假烟分包伪装偷运入境,向全国多个地方的经销商批发销售。性格谨慎的施某不轻易回国,而是长期躲在国外遥控指挥在上海的妻子孙某,负责整个犯罪网络的资金流转。
今年1月,公安部牵头的工作组赴柬埔寨开展警务执法合作。1月15日,在我驻柬埔寨使馆的大力支持和柬埔寨执法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专案组展开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捣毁生产、仓储窝点2处,缴获制假流水线3条,印刷机、模切机、晒版机、烫金机、热封机、包装机等制假机器16台,底板、烫金板等制假模板2000余块,印刷菲林13卷,假冒各类品牌卷烟包装纸204万张,散支烟4万余支。这些烟中有大量假冒中华金中支、熊猫、玉溪、荷花等名烟品牌。随后,柬埔寨有关部门将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处理。
同日,国内专案组联合广东、广西、江苏等地警方同步开展收网行动,各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4名,捣毁生产、销售等窝点16处,缴获假冒品牌香烟2万余条。据警方介绍,一条市价700多元的软中华,犯罪团伙批发给商户只要200元。
警方表示,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打响了上海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春季攻势”行动的第一枪。上海警方将不断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类犯罪,同时加大对防范知识产权类犯罪的宣传,全力为上海建设亚太地区科创中心保驾护航。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