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一名蒋姓小学老师因其恶劣行径遭到网友一致声讨。看了蒋老师在家长群的发言截图,用“学生的噩梦、家长的不幸、菁菁校园的耻辱”来形容她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但更令人无奈、甚至有些愤怒的,是群里那些家长的反应。
当蒋老师歧视班里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学生家长,提出希望家长可以换工作这种无理要求时;当蒋老师遭到家长拒绝,借故要求全班同学不得与该学生说话时,没有一位家长挺身而出说句公道话,麻木不仁,令人痛心。当蒋老师在家长群里放言“不喜欢我可以去校长那里要求把我换掉”时,竟有家长回复说“从心里喜欢”。甚至有未经证实的截图显示,蒋老师被停职后,有家长留言:一个人影响了54个家庭。
这是多么畸形的“家校关系”!家长群成了“马屁群”,日日对老师歌功颂德,把老师“宠”上了天,这才“成就”了今日如此跋扈的蒋老师。家长们或许会说,是为了孩子。可落在孩子的眼里,他们会觉得,职业是有“贵贱”的,老师是“因财施教”的。只要给好处、说好话,就能被照顾、被优待。可见,受害的不只是在殡仪馆工作的家长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被这个老师“污染”了。
建立家长群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却也成为当下不少“家校矛盾”引爆的导火索,同时也酝酿出了“你强我弱”的畸形关系——老师颐指气使,家长唯唯诺诺。这显然是不健康的家校关系。我同事就曾遭遇过,因回复老师慢了,被公开点名并被踢出群的情况。
前天,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家长群的管理责任,要求制定信息交流规则,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特别强调群里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等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
网友们希望这一规定能在全国范围推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长群的各种不正之风已经犯了众怒,必须得“治一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