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茶英:楼道里的女雷锋
刘必华 步寒
■ 王茶英写天气预报
■ 王茶英看望楼道里的老人
  文图/ 刘必华 步寒

  在嘉定区安亭镇新源社区澳丽映像47号楼,住着一位名叫王茶英的好阿婆,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自2004年举家搬来居住后,就义务当起了这幢楼的“内务总管”,为大家奔前忙后,做了无数平凡而温暖的感人事。邻居们无不感动地说:“王阿婆真是我们楼道里的女雷锋!”

  老人们的知心朋友

  今年72岁的王茶英出生于普通农家,年轻时曾到东北插队落户18年。她一直认为,怀有一颗仁爱之心,生活才会更加温暖美好。15年前,退休后的王茶英秉着这一理念住进了安亭镇新源社区。

  王茶英住的那栋楼里,有不少老人,生活中常会碰到各种难处,王茶英总在他们最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家住11楼的宋明炎老人患心肌梗塞装了支架,老伴腿又不好,子女也不在身边。王茶英主动当起了老两口的代护人,生活上尽量帮他们一把。最近,王茶英还帮老人办理了居家养老健嘉护理。楼里还有位老人患了抑郁症,平时见了谁都不理,只有看到王茶英才“眉开眼笑”。在王茶英的关心下,如今老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同楼道的崔阿婆突发脑梗摔倒,王茶英得知后,马上联系家人将她送至医院。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天早上,王茶英发现一位每天清晨健身的老人没来“出操”,一打听,原来老人病了。她赶忙去她家,将她送到医院。老人回家后,吃饭成了难题,王茶英主动将做好的饭菜给她送去。小区里有位脑梗后坐轮椅的老人在外兜风时,突然摔倒在地,王茶英立即奔去。有人“提醒”她:“当心做了好事反被冤枉!”“管不了那么多,你快点与我一起把他扶起来,有事我顶着!”王茶英做事毫不含糊。

  如今,社会上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免费”的幌子骗老人钱财。去年一天,王茶英见两男一女穿着“工作服”,进入702室一对老夫妻家,要为其“免费”清洗油烟机,号称只收基本材料费。她当场质问他们:“你们是什么单位的,我们怎么没接到居委通知!”对方一看西洋镜被戳穿,忙开溜。原来,这是个专门打着公家招牌、推销清洗油烟机的诈骗团伙。事后,王茶英叫来自己儿子,义务为老夫妻清洗检查了油烟机。

  孩子们的贴心奶奶

  47号里还有许多双职工家庭。王茶英得知他们的子女寒暑假无人照看时,主动做起了义务陪护员。

  为了让孩子们在寒暑假里过得快乐有趣,王茶英安排孩子们上午做作业,中午午睡,下午看电视、下棋,3点以后到户外踢足球、捉迷藏等。王茶英还变着法儿,为孩子们精心准备可口的午饭,暑假时还外加一碗清凉绿豆汤。家长们见她很辛苦,就请她适当收一点辛苦费和饭钱。但王茶英说:“我退休在家没啥事,照看一下你们的孩子是我心甘情愿的,收了钱就变味道啦,再讲,小囡一顿又吃不了多少饭,带带就过了,你们千万不可有过意不去的想法。”

  年复一年,这些孩子从幼儿园的娃娃变成了小学生,从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他们在王茶英家度过了好多个快乐有意义的寒暑假,与王阿婆建立了祖孙般的深厚感情。徐天轶小朋友与父母上街购物时,用自己的零花钱特地为王阿婆买了2双新棉鞋。一位小名叫土豆的小朋友,对王茶英特别亲,平时有空总拉着父母到王茶英家玩,“奶奶、奶奶”叫个不停,可亲热了。他得知王茶英要过生日了,还特地送了一只大蛋糕。

  前不久,居民们在王茶英的倡议下,开展了“物种的起缘”闲置物品交易会。妈妈们还带着宝宝组成“亲子西点团”,设摊爱心义卖,孩子们把义卖的钱投进捐款箱,奉献自己的爱心。

  很多双职工家庭都放心地将自家房门钥匙交给王茶英。一旦哪家来了快递,她代签后挨家放好。天气突变要下雨了,王茶英会去各家查看,帮忙将晒在阳台外的衣物收好,电器的电源拔掉。

  信箱角的美丽风景

  2017年,王茶英在社区居委会支持下,开设了以她为名的“王阿姨信箱”,此举深受居民们欢迎。大家一起把信箱角装饰一新。信箱就设在47号楼门边的墙上,信箱四周被装饰得格外醒目,信箱角还开设了个小小的温馨公告栏,有天气预报、穿衣提醒等。

  “王阿姨信箱”的开设成为了邻里交流的纽带。居民的来信,内容涉及环境治理、防火防盗、安全出行、失物招领、来信表扬等方面。其中一些倡议或建议成了创新社区、美丽家园建设的金点子。信箱角成了小区的一道风景线。

  王茶英总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经常很累,但她没有任何怨言。一户居民家的下水道堵了,她联系物业部门及时疏通;有两家人因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产生矛盾,她充当和事佬。10楼的万冬梅阿姨患病后,情绪低落,王茶英上门嘘寒问暖,让她保持乐观开朗,给她烧些好吃的,有空还帮她做些烧开水、买点心的小事。王阿婆还把万阿姨的病情通报给居委会,在社区开展募捐活动。

  李女士夫妇是从东北来的新上海人,刚来时,李女士一家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很寂寞。王茶英的热情拉近了两人的关系。李女士的孩子出生后,王茶英常来串门,不时送上一些新鲜蔬菜和瓜果。孩子生病发热了,王茶英多来照顾,让李女士一家倍感温暖。去年,李女士家的房子要翻修,王茶英把她家十几个衣物箱子和七八个20斤重的花盆搬到自己家存放。

  除了开设信箱,王茶英还建立了“好大一个家——澳丽47号楼组”微信群,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室内全面禁止吸烟,望大家共同遵守。如果实在控制不住烟瘾的,可在抬头看得见天空的地方抽完再进楼道。”“近期连续下雨,希望大家出门注意门口天气告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王茶英感动的是,尽管自己为居民做的只是一些小事,但大家都记在心里。王茶英告诉我们,去年1月,她到浙江绍兴老家办事,眼看要来不及赶往铁路上海虹桥站,万冬梅的丈夫解义忠开着私家车将她送到了虹桥站。她办完事回来时,社工张会叫了滴滴打车到虹桥站接她回家,一路上打了17个电话,直到接到她才放心。

  采访手记

  解决问题不隔夜

  自从开设“王阿姨信箱”和楼组微信群后,王茶英更忙了。我们采访她的当天,她就连续收到了楼道居民的微信求助:“王阿婆,麻烦您跟5楼邻居说一声,他们家空调外机噪音实在太大,我们被吵得睡不着觉!我们不好意思上楼去敲门,您能否帮我们协调一下?”“王阿姨好,有辆车不知是谁家的,停在这里已两天了,把出入口堵死,让我们老的小的怎么走路呀……”每当接到这样的来信或微信,王茶英都力求当场解决,尽量不过夜隔日。她说,一个楼道就像一大家子,为大家做事也等于为自己,都是应该的。

  居委会主任沈静慧说,王阿婆不仅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更是一位与人为善,乐意助人的好人。她做的都是一些平凡事,但最可贵的就是她的坚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扫一扫
格言
王茶英:楼道里的女雷锋
想开些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0王茶英:楼道里的女雷锋 2019-03-02 2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