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勤快起来
3月是冬春交替的时段,天气特征也在逐渐向春季转变,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时不时出现。虽然下周上海仍多阴雨天气,但是,太阳会比此前几个月勤快不少,雨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调整“状态”。像之前那样一下一周的连阴雨天气可能不会再出现,雨下了一天甚至半天后就会出现一个间歇,在这个间歇中可能就有机会见到太阳,天气会在晴晴雨雨间频繁切换。据预报,下周主要的下雨时段在周二至周三(5-6日)及周五(8日)。
那么,春天什么时候到来?气象专家回答说,尚需时日。虽然进入三月,天气整体趋暖,但是上海仍处在冬季之中,未来七八天,最低气温预计在5℃~6℃,最高气温预计为10℃~13℃。按照“立春之后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的气象意义入春标准,未来一周气温达标的可能性极小。气象资料显示,上海常年(1981-2010年)平均的入春日为3月17日。
周三迎来“惊蛰”
下周三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惊蛰”一词取自雷电之意。记录二十四节气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天气渐渐转暖,开始出现春雷,原本冬眠或潜伏的动物开始苏醒。对上海而言,“惊蛰”意味着冬季接近尾声,也意味着强对流天气开始增多。因此,初雷通常是“惊蛰”的标配。气象资料显示,上海的初雷日,一般在3月中旬,也就是“惊蛰”节气的第二候。个别年份在1月就有可能出现初雷。不过,雷也并不是春夏的专属,只不过11月至次年2月发生可能性较小,3月起有增多趋势。
常年来看,上海“惊蛰”节气期间,日最高气温平均可以超过13℃,在有些年份,极端最高气温甚至直逼30℃。但在这个节气中,北方冷空气并没有完全偃旗息鼓,甚至还会有寒潮南侵,因此,史上也曾出现过气温跌破0℃的记录。
南阴冷北回暖
我国南方因为整体多雨,气温回升较为乏力。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整个3月上旬,江南、华南及贵州东部等地降雨量仍较常年同期偏多。直到3月中旬,南方降雨强度才会较前期有所减弱。
但在北方,升温大戏仍继续“上演”。升温领跑的东北,最近半个月大幅偏暖。虽然冬天还未真正结束,越来越多地方白天的气温已回升到10℃以上,开始享受春天般的温暖了。资料显示,哈尔滨已经经历了史上最暖的2月下旬,而京津气温均创今年来新高。本周末,哈尔滨、长春、沈阳三市白天的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13~15℃,比往年同期偏高8~10℃。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