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表态落到实处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为采取应对美国违反《中导条约》的紧急措施,普京签署相关命令。根据普京指示,俄罗斯外交部将向美国发出有关通知。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斌表示,针对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已经屡次表明态度,这一次普京签署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的命令,最终将表态落到实处,是与美国互动的结果,也是对美国动作的具体回应。
美国与苏联1987年签署《中导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今年2月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于次日起暂停《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普京随即宣布,俄罗斯也将采取对等回应措施,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不再就《中导条约》提议举行新的国际谈判。
或会形成新协议
美俄都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后,双方将何去何从?马斌认为,美俄短期内可能还会就此事打口水仗,中长期则将在新的形势下就如何形成新的战略稳定展开进一步谈判与协商,对美国与北约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研发并部署新武器等具体问题,形成类似于《中导条约》的新协议。
尽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表示,俄不急于回复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与俄签署新《中导条约》的说法,将静待美国及北约国家对俄提出的一系列军控建议给予回应,再考虑谈判。但马斌表示,双方相关职能部门事实上依然会保持沟通。
彼此间仍有制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导条约》保障了欧洲三十多年的安全与稳定。如今美俄摁下“暂停键”,引发外界尤其是欧洲国家对新一轮军备竞赛是否近在眼前的担忧。
马斌认为,除了其他有关国际机制和武器控制的标准和协议依然具有约束力外,新背景之下美俄彼此间的威慑作用依然存在,尤其是《中导条约》失效后可能受影响的第三方国家和地区会形成一定约束力,使美俄不至于因为《中导条约》失效而大规模生产、部署原先受限制的导弹。
普京2月就已表示,俄不应也不会卷入耗资巨大的军备竞赛。俄上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扎巴罗夫昨天也表示,俄在停止履行《中导条约》后不打算在边境地区部署受该条约限制的导弹,“如果欧洲部署这类导弹,我方会立即在国内进行相关部署”。正如一些德国专家提出的,对于《中导条约》问题,北约需要考虑俄方诉求,尽力促成谈判,并试着找到一个折中方案。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