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是医院诊疗系统中患者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负责几乎全部就诊患者的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在众多的影像科检查项目中,哪个脏器的何种检查项目对检查速度与精度的要求相对更高?毫无疑问一定是心脏CT血管成像。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王悍指出,人体各器官中只有心脏是始终处于快速跳动中的,且心脏的动脉血管本身是一个极其纤细且复杂的网络,要重建心脏血管的三维影像,并确定血管狭窄的部位与病变的程度,毫无疑问会比其他静态的脏器、组织更难。心脏血管病变的影像诊断是基于多方位的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作出的。由于心脏血管的纤细和网络的复杂,其图像原始数据量大,图像后处理算法相对于其他脏器组织病变的检测更为复杂,要求也更为严苛。培养一名医术娴熟的心脏影像学医生,绝非一日之功。当一个心脏血管CT拍摄完成后,医生需要做专业且复杂的图像数据后处理,进行心脏血管的三维重建和图像判读。这个过程,即便是交给业务娴熟的影像科医生,最快也要约30分钟才能完成。而提高心脏CT的检查效率和诊断精准性,有助于尽早选择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这对于病人和心脏科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AI技术运用于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已经能够做到快速自动的三维图像重建。而在影像判读和报告输出的环节,心血管AI软件基本上能完成对病灶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能同步给出完整的结构化报告,医生只需要对其给出的结构化报告进行确认与审核即可。心血管影像AI的介入,既是降本增效的工具,又有助于影像诊断精度的提高。市一医院已试用国内AI企业研发的软件。
至于AI“医生”有朝一日会否替代人类医生的问题,王悍表示不必担心: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完成低价值、重复性的基础工作,让医生的工作回归更有价值的诊断与分析。其次,技术提供的更多的是辅助诊断,始终不可能替代医生的决策与人文关怀。无论是从技术的成熟度、患者的就医体验还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都是这样。医生的人文关怀、创新能力和综合决策力,是AI难以企及的。另外,有了人机协同肯定比没有AI辅助诊断更好。人工智能涉及影像医学最大的好处是大数据、敏感性和无疲劳性。医疗不可避免地存在漏诊或误诊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辅助之后必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不论对于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是直接的好处和获益。
影像医学是人工智能率先崭露头角的医学领域之一,但其绝非AI在医疗领域的唯一沙场,现代及未来的医学,每一步的前进都将有人工智能的参与。
魏立 图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