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所展现的原创作品由来自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四地民乐精英们倾力打造,力图突破固有的“江南印象”,多元立体地展现江南风貌。在音乐会上,你能领略“湖光”“山色”,也能听见浏览“园景”“江南”,呈现了江南的诗意、壮意、快意和余韵。
作曲家韩闻赫创作的笛、箫与乐队作品《湖光》描绘的是西湖,一面湖水,四时天光,映现江南的“诗意”。双古筝与乐队作品《山色》是作曲家孔志轩的妙笔,这首乐曲将安徽黄山的雄奇化作两台筝上的恢弘交响,一脉山峦,万方气韵,傲立江南的“壮意”。作曲家刘畅创作的琵琶、二胡与乐队作品《园影》呈现蕴含江南人独特生活态度的江苏园林,一方园墙,自在天然,网罗江南的“快意”;而作曲家王云飞创作的《江南》,则首次以器乐重奏与乐队的形式呈现,大音和鸣, 将江南的万千姿态编织为一首诗、一幅画、一段精神。
此次《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音乐会有别于以往的创作模式,团长罗小慈告诉记者,音乐会在音乐创作初始阶段,便提前引入文学策划概念,由乐团创意策划部门与宣传部门联动,首先商讨敲定原创曲目的风格和基调,再由作曲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想和创作,确保音乐创作紧扣主旨、音乐风格多元变化,多角度呈现江南文化的丰厚内涵。
此次音乐会通过依次呈现传统经典、新人新作以及外国作曲家的原创民乐作品,暗合海派民乐“传统、当代、国际”的发展路径,则是又一巧思。罗小慈说:“长三角一体化创作,无论是对演奏家、作曲家,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上海是做兼容并蓄的城市,这样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我们更加打开视野,汲取丰厚的江南文化的养料,反映属于这个时代的江南精神。”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