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一声叮嘱
许桂林
  许桂林

  母亲的恩泽往往并不停留在一时一事上,而是经历了世事沧桑后再回想母亲的教诲时从心灵里发出的深深的感恩之情。

  我的母亲是随着父亲的军工厂以家属的身份到上海的。她那时从北方的农村来,还是放开的小脚;她也没有上过什么学,仅有的一点文化还是扫盲班得来的。但是,母亲很会讲故事,很会唱儿歌。她讲的故事,唱的儿歌都是北方农村版的,都是浓浓的乡村风味。她从我童年起对我的教育更是奇特,那就是以泪说教。她从来不大声地责骂我,她也从来不用巴掌惩罚我,只要我不听话,只要我不上进,只要我偷懒,她就会把我拉过去,也无需排练,立刻就会泪如雨下,哽咽不已,直到我也哭哭啼啼,下了保证才罢休。但是,只有那一次的说教,母亲没有眼泪,而是脸色平和,声音斩钉截铁,至今还嗡嗡地响在我的耳边。

  事情很简单。我应该还不到十岁吧。有一天早上我从公共卫生间出来,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张半斤的上海市粮票。在那个粮食供应时代,半斤粮票几乎够一个人一天的口粮了。我立马捡了起来,兴匆匆地跑回家拿给母亲看。母亲不接我手上的粮票,问我从哪里捡的。我说是在公共卫生间门口。母亲脸色一沉,手一挥,说,从哪里捡的就放回哪里去!看我一脸的疑惑,母亲声音毫不犹豫,大声说,放回去!我吓了一跳,马上老老实实地跑了回去,把粮票放回到公共卫生间门口的地上。说实话,我当时是很不服气的,我觉得我应该拾金不昧,把粮票交给老师或警察什么的,而母亲却剥夺了我当好人做好事的机会。再说,谁又能保证我把粮票放回去后不被别人又捡走呢?而母亲却不管这些,当我回来后,她拉着我对我说,我可不想那么复杂,你还小,你不懂。跟你讲什么洁身自爱你更不懂。我只要你记住,从今往后,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不是你的东西,你摸都不能摸,看都不能看!她并且要我大声地重复三遍。

  母亲啊,我何必要三遍,我重复了一遍就永远记住了。

  我真正属于母亲的日子只有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我离开了母亲去北方插队落户,这一走就整整五十年。从此和母亲梦里天涯。无论是下乡的坎坷岁月,还是进城后的工作变换;无论是当个普通一兵,还是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母亲在我少年时捡拾粮票事件上对我的叮嘱让我牢记了一辈子。我也逐渐地明白了世事艰辛、人心险恶的道理,明白了母亲当年为什么说我不懂。

  我感恩我的母亲,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我经常想,母亲当年只是给我灌输了一个老百姓都明白的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作为一个人,决不能有贪心,决不能不劳而获。母亲的道理,母亲的叮嘱,保佑了我一辈子。

  十日谈

  不一样的母亲

  责编:殷健灵

  三十一年如一日服侍婆婆,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民间收藏
   第A20版:创见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澳门老街
乡愁
写在吴长邺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心织”和“舌耕”
小朋友的观察力
香茗
那一声叮嘱
荷间雨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那一声叮嘱 2019-05-08 2 2019年05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