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文斌 / 摄
不久前,海军陆战队某旅年度狙击手集训圆满收官,经过四周的激烈角逐,最终50余名狙击手通过了严苛的结业考核。此次集训,区分学员层次科学编组,采取“以老带新、过关升级、全程比武、末位淘汰”的方法,按照基础技能、专业技能、战术训练、综合演练等阶段施训。着重对伪装与潜行、狩猎指令射击、战术狙击与反狙击等10余个科目20余项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集训,该旅狙击手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部队狙击作战能力换挡升级。
狠用“宝贝疙瘩”
这次集训堪称“好人好马好刀枪”,不仅来的都是“兵王”,而且所用武器大部分是国产轻武器精品——CS/LR-4高精度狙击步枪(俗称“高精狙”),顾名思义,该枪就是以“稳准狠”著称,但精锻加工的枪管可是有寿命的,像高精狙的宝贵枪管寿命只有几千发,且每发专门制造的狙击子弹价格也高得惊人,是各部队的“宝贝疙瘩”,大量使用这种高档武器,彰显了集训的档次。
现场照片显示,队员们广泛采取立姿无依托射击,这虽是基础射击内容,却是难度最大的基础射击科目之一。由于高精狙重达6.5公斤,远大于小口径的88式狙击步枪(仅4.2公斤),更微妙的是,高精狙属于传统有托步枪设计,枪的重心靠前,后坐力大,没有超强的臂力和身体稳定性、协调性,是很难打中的。实际上,在战场立姿射击的时候不多,但要是进入丛林或建筑物内射击,有遮蔽物挡住射界,狙击手立姿射击是必然的选择,当然,有条件的话,也可用树枝、竹竿、桌椅板凳作为简易支架进行支撑射击,以期达到更高的精度。如果是完全无依托的立姿射击,只会在突然与近距离敌人遭遇时的使用,由于狙击步枪射速慢,弹容量少,这时如果预有准备,狙击手往往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枪或冲锋枪进行近距离快速连续射击。
很少有“独行侠”
集训中,出现了四人狙击小队的小队协同战术训练,狙击手们按照各自的警戒区域,谨慎地进行山地渗透。实战中,狙击手往往不是独立作战,“双人狙”是最常见的作战编组,一名狙击手搭配一名观察员,组成狙击作战的最小单元。多个狙击小组组合使用,往往出现在狙杀重要目标或封锁控制较大范围作战中,各小组既可同时打击,确保对重要目标打击有效,又可战术配合,挫败敌人迂回包抄的企图。
别以为狙击手都是“独行侠”,现实里的狙击作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待机、射击的活动占了大多数,尤其狙击手旁边的观察员责任重大。特别是在超过800米的远距离射击中,因复杂地形产生的不定风向,狙击手很难实现首发命中,而狙击手在击发瞬间受到枪声和后坐力的影响,很难观察到弹着点偏差,有经验的观察员通过使用观察镜,能够准确及时观察弹着点位置,引导狙击手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前快速修正射击,这就是许多远程狙击成功的秘诀。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狙击小组在集训中还进行大量图上作业,这可不是花架子,而是现代狙击战斗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实战中,狙击小组往往要第一时间拿出三种图,一种是射效表,一种是目标侦察略图,还有一种是协同作战图。射效表最常用,每次长时间待机的行动都要绘制射效表,狙击小组将重要目标绘制到有多个代表射程的同心圆上,当目标突然出现,就可以无需测距快速射击,同时,射效表还能让狙击手和观察员高效的进行区分区域观察和目标指引。狙击小组作战中必须长时间待机观察,绘制目标侦察略图,可以让上级获取更加形象直观的战场情报。至于协同作战图,则用于指导多个小组的协同配合,划分射击区域、打击顺序、撤离路线、掩护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