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步工具
周柳莺
  周柳莺

  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记忆中的童年吃的是供应粮,没钱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没“货源”。代步工具是爸妈心爱的凤凰和永久牌自行车,让全家出行变得便捷。

  爸爸是位中学老师,身体不大好,没有像别人的父亲那样驮我去上学,几乎都是妈妈送我上学的。迫不得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和别人家的小孩子一样,把一条腿跨进自行车的铁三角里头,一蹬一蹬地开始了学车生涯。那时候每家的自行车基本虽然都是28型自行车,不像后来坤车、公主车、山地车什么的,清一色是黑色的,哪像现在遍地是彩车。

  自行车都是放在弄堂里的,孩子们费力地把车子推出来,斜腿跨进去溜几圈,随着车轮的旋转,车子也动了起来,正高兴的时候,由于无力驾驭如此庞大的车体,会把自己扣在地上,爬起来扶起自行车再练,小女孩怎么了?也是不服输的,学骑车成了童年的必修课。

  初中,我就开始独自骑车上学了;高中时,爸爸的学校分了住宅楼,我就在他所在的中学念的高中,下了课就跑回家里吃饭,自行车暂且告别了我的生活。大学是在沈阳上的,我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穿行在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对自行车的眷顾只是停留在方便而已。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的城市做了教师,但没过几年就嫁了个在交通局工作的老公,物质生活不是很匮乏,代步工具也有了“质”的飞跃,算是个有车一族,给生活增添了些许方便。

  汽车虽好却也麻烦,首先要考驾照才能开,交通法规要背熟,否则开出去,交警要开罚单,开车受“制约”;其次是泊车位,车多人多小区停车没位置,一年的开销也不少;再就是保养和加油,隔三差五地要更换机油和大修。现在有时常想:时代超前改变,还不如自行车省事,打足气就能骑,不用养它,简单就是美,生活也该人性化一点,环保节能省钱便捷才是与时俱进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即席发言不要慌
第四界:越界筑路地区(上)
哥斯达黎加的兰花(中国画)
回来剪头发
代步工具
卖肉的一把刀
“老骨头”话瑜伽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代步工具 2019-06-14 2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