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假怎么过?如今,“暑假经济”成了新名词,游学?考证?还是补习?可是,老底子格暑假和经济关系不大,却也有别样的精彩。今起刊登一组《老底子格暑假》。
那一个七月的黄昏,我干了一天活从冷库里走出,热浪扑面而来,暖得让人战栗。西天铺满绚丽的晚霞,世界安静而祥和。原来外面正是浓烈的夏天,是有温度的人世间,而我,似乎已经离开它很久了。我忍不住眼泪汹涌,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是的,那是我16岁以来第一次这样委屈,这样辛苦,这样感慨。那是我暑期打工的第一天,我的工作是在冷库里分拣四季豆。工作很简单:用剪刀把四季豆的两头剪掉,然后根据长短、品相把它们分成四等,分放到四个筐中就可以了。这份工作平淡无奇,不过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次想到暑假,我的脑海里就是这铺天盖地的四季豆和我在这儿看到的世界的模样。那是一个巨大的车间,地上是一排排一筐筐的四季豆,人们分坐在筐子间,静默地工作着。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眼前的活,没人搭理你,没人在意你是谁。在这个冷冰冰的地方,我第一次看到个体的独立和孤独。
她们对我的工作培训两分钟就结束了,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机械的重复动作:拿起、剪掉、放下;拿起、剪掉、放下……原来这世界上有这样简单的劳动!自然,来做这工作的人也大都没什么文化。
没有人监督我的进度,没有人规定每天的工作量,一切全靠自觉。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为报酬做,目标直接而简单,她们不用催促,甚至当原料紧张时,她们还会毫不客气地争抢,互相谩骂。空气里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它激发了我的自尊和好胜心,我忍受着冷气、疲倦和手指的疼痛而用力做着。与她们不一样的是,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机会。
十四五岁时,我着迷地读了一些书,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与我青春期叛逆的血液发生作用,让我对安逸、平凡的当下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如何才能有故事有经历?在那个年纪,我能想到的就是去打工。禁不住我的死缠硬磨,一个亲戚帮我找到这份临时工。家人认定我太天真,怕是一天也坚持不了。所以,我铆足了劲要干下去,要自己赚到“大钱”。
下午五点多了,大家陆续排队去交货。我们这一片里验货的是一个瘦瘦的女人,她坐在大台秤边,飞速地判定大家的工作是否合格。我忐忑不安地站在队伍后面,侧身张望着前面的动静。在这个时刻,这个相貌平平、看起来漫不经心的女人多像女王啊。
终于轮到我了,她头也不抬,随意在筐里扒拉一下,就把筐子往外一推准备检查下一个人的了。我怔在那儿,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重新分!”那女人说,“马上就下班了!”她又补上一句。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在地上,可是没有时间哭,人家马上就要下班了啊。我从此知道了一味伤心也是奢侈。
这就是我暑期打工的第一天。因为去时不知道打工的环境,我穿着单薄的夏装,没有吃午饭,没有喝水,靠着乖巧、自尊和要强剪啊剪啊剪了一天的四季豆。
接下来一连十五天,我每天埋头坐在小板凳上剪四季豆。我结识了一个默默帮我留原料的搬运工,我甚至还结交了一个同龄的女朋友……在我渐渐习惯这劳作,体会过那个大冷库里的冷和暖之后,我也越来越清晰:我理解、甚至心疼她们,但是我不愿过她们这样的日子。
是的,16岁的那个初涉尘世的暑假,成为我人生的新开端。
十日谈
老底子格暑假
夏令营的形式丰富多采,明请看本栏。
责编:殷健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