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俞祖成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叶敏副教授等作专家点评。论坛还举行了《徐汇新时尚·治理新动能》新书授书仪式。
据了解,徐汇区提出了垃圾分类治理的“三步走”目标,即力争创成垃圾分类的示范区、积极打造垃圾治理的先行区、奋力迈进生态文明的时尚区。从分类减量数据来看,徐汇区上半年湿垃圾分类量达到213吨/日,指标完成率124%;餐厨垃圾分类量达到146吨/日,指标完成180%;干垃圾控制量减少至909吨/日,较控制指标减量15%;垃圾箱房改建313座,2018年至今累计改建1182座,指标完成率100%;“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布局366处,指标完成率100%。
徐汇始终把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新动能的重要支点,注重社会动员,力求双向赋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做法,比如,由区绿化市容局和地区办作为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双牵头单位,突出软治理和硬治理并重;徐汇区将学习台湾的垃圾分类经验作为今年社区工作者赴台培训的主题,体现重点工作聚焦。
今年4月,徐汇区启动了全区垃圾分类“新时尚”工作法和实践案例征集选评活动,共收到各街道镇申报的50项工作法,在初选的基础上30项工作法入围评审环节,区分减联办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镇作了择优推荐,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进行综合评审,最后产生了徐汇区“新时尚”10大示范工作法和10项优秀工作法,在“新时尚”工作法论坛上,以汇编的形式正式亮相和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