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看脸还是看资质?
马丹
  马丹

  前天,知名的英孚青少儿英语徐州中心,爆出部分教师涉毒的丑闻,引起一片哗然。“毒外教”所就职的机构,对家长而言不算陌生,但它在师资监管考察上的失职,却令人倒吸一口冷气。

  近几年,“外教”丑闻更是时有耳闻,2013年上海一所国际学校的外教就曾被发现性侵多名儿童。这些频频现出原形的“狼外教”、“毒外教”,不得不令人担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年来,家长们对于“外教”有了一种盲目的追捧。一方面,外教行情悄然“看涨”,暑假里有外教的校外活动课程动辄成百上千,巨大的需求之下让外教师资变得紧俏起来,另一方面,合法外教不足以满足需求的时候,滥竽充数的“黑外教”也混入这个行业。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年在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的外国人已达40余万,但按照现行的政策标准,合法外教数量仅占三分之一。

  实际上,外国人要到我国从事教育工作,是有较为完善的相关规定的。比如,担任英语教学的外籍人士,必须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而且具有相关学历和工作经验,不得有犯罪记录。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中介机构和培训机构却出于利益的驱动,往往只要求有一副金发碧眼的“皮囊”和会说一口英语即可,而一些迷信“外教”的家长也陷入“看脸”怪症。不过,这个怪症,也不能全怪家长。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家长,其实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渠道,可以去核查外教的资质。

  要屏蔽“黑外教”,为孩子打造一个纯净的环境,不能光靠家长的“火眼金睛”,更不能仅靠培训机构的自律和自查。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合监督,才能对外教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与此同时,不妨建立一个官方、可查的“白名单”数据库,将合规合法的外教信息录入其中,可以让正规外教验明正身,让“黑外教”无处遁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9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3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虚高”标价再“打折”, 此路不通!
“秦宽兴”“易班李” “凌聚丽”“蔡广进”
阳光小屋 安心港湾
废弃人防通道 架空电缆“新家”
看脸还是看资质?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看脸还是看资质? 2019-07-12 2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